毛臭椿
毛臭椿(拉丁学名:AilanthusgiraldiiDode.),是芸香目苦木科臭椿属乔木植物,枝干被微柔毛,叶奇数呈羽状,花序黄色圆锥状,果实为翅果,9-10月成熟。生于山地疏林或灌木林中。毛臭椿枝叶繁茂,叶大荫浓,极具观赏价值,是城市街道、庭园和工矿区绿化的主要树种。由于其生长迅速,抗逆性较强,因此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黄土丘陵、石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
- 拉丁名
- Ailanthus giraldii Dode
- 别名
- 樗叶花椒、满天星、刺椒、食茱萸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芸香目
- 科
- 苦木科
- 种
- 毛臭椿
- 亚科
- 芸香亚科
- 族
- 藤翅果族
- 属
- 臭椿属
- 类型
-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毛臭椿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0余米;幼枝密被灰白色或灰褐色微柔毛。
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30-60(-90)厘米,有小叶9-16(-20)对;小叶片阔披针形或镰刀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偏斜,两侧各有1-2粗齿,齿背有1腺体,边缘具浅波状或波状锯齿,侧脉14-15对,叶面深绿色,除叶脉被微柔毛外,其余无毛,背面苍绿色,密被白色微柔毛;小叶柄长3-7毫米,被与叶轴、叶柄相同的微柔毛。
花组成圆锥花序,长20-30厘米。花末见。翅果长4.5-6厘米,宽1.5-2厘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臭椿较喜光,在次生林或混交林中均居于林冠上层。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在年降水量400-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2-18℃的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对极端气温的耐性很强,-35℃低温和47℃高温情况下极少受害。臭椿为深根性树种,根系庞大,主根和侧根都很发达,主根可深入土壤达1米以下。耐干旱、瘠薄等不良条件,除黏土外,在盐碱土、石灰质等各类土壤中均能保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但最适合生长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喜潮湿但不耐水淹,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对烟尘、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分布范围
毛臭椿产中国陕西、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主要以黄河流域及江淮地区为中心分布,向阳山坡或灌丛中生长较多。垂直分布范围西北可达1800米,山西约为1500米,河北约为1200米,其中平原、石质山地分布广泛。在年降水量55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2-15℃的范围内生长最佳。
主要价值
观赏
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圆如半球状,颇为壮观。枝叶繁茂,春季嫩叶紫红色,秋季满树红色翅果,颇为美观,在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被称为“天堂树”,颇受赞赏,常作行道树用。
绿化
臭椿具有较强的抗烟能力,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二氧化氮的抗性极强,而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二氧化氮是矿区主要的排放物。
水土保持
臭椿耐盐碱,是盐碱地绿化的好树种。臭椿适应性强,萌蘖力强,根系发达,深根性树种,是水土保持的良好树种。
繁殖方法
毛臭椿一般多用种子繁殖。采种时要挑选生长良好的健壮母树,9-10月份待臭椿的果实变黄、种子成熟后进行。由于臭椿的果序长期悬挂在树上,采种时应连带小枝一同剪下。采回的种子及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翻晒4-5d,待种子干燥后净种贮存待用。
播种前首先将种子用40℃清水浸泡24-36h,捞起后置于温暖向阳处用草帘遮盖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夜间要用草帘遮盖进行保温,春季一般经8-10d左右,有1/3种子出现裂嘴时即可进行播种。
臭椿的播种可在春季、雨季或冬季进行,一般多在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由于黄河流域一带常有晚霜危害,而臭椿对晚霜比较敏感,因此播种时间不宜过早,一般要保证幼苗在晚霜结束后才出土。在幼苗出土后不致遭受低温危害的前提下,以早为佳,能早尽早,以增强苗木的抗性,保证苗木安全度过夏季高温。播种方法撒播、条播均可。播种前,苗床土壤必须湿润。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条播先用锄头开浅沟,种子去掉翅后,把种子均匀撒在播种沟内,行距30厘米左右,播深3-4厘米,播幅3-5厘米。播种后用细土盖种,覆土厚2.0-3.0厘米,用镇压器略镇压,以保证种子与土壤更好地接触,能顺利地从土壤中吸取水分。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地
臭椿种子较小,在黏土中不易扎根。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
较高且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最好选择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的东南坡向,以利苗木健壮生长。土壤最好选择pH为5.5-8.2之间的砂壤土及壤土。
整地
整地是育苗的基础工作,要做到平正、全面、不漏耕,一般进行全垦、深翻、反复耙,同时捡出杂草和碎石。播种地的土壤应该达到地平、土碎、疏松、无石块、无草根、上虚下实。
苗期管理
出苗期、生长期的管理是育苗的关键。种子出土前,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干湿度、种子芽尖情况,每天进行适当的洒水,以满足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水分、温度等条件。待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可进行间苗,间苗要分期、分批进行,间苗前要适量的灌水。当苗高达到10-15厘米左右时开始进行定苗。幼苗期要加强中耕除草,由于小苗比较幼嫩,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保持苗圃地清洁。管理时必须做到精细,每天对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病虫危害幼苗时,应及时施药杀虫。臭椿耐瘠薄,苗期施肥宜少不宜多,一般在苗高近30厘米时追施一次尿素即可。
由于臭椿的1年生苗木保护比较困难,造林实践中一般选用2年生苗木,同时要注意优良品种的培育及引进。当臭椿的2年生苗株高达到2.5米左右、地径达到2厘米且木质化充分时,即可进行大田栽培。
养护措施
臭椿苗木栽植后,为了促进苗木的茁壮成长,应根据苗木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不同季节的需要来加强对苗木的养护管理。要适时的进行平茬,一般在栽植后1-2年内的春季或秋季进行,以保证根系的良好发育。当树高生长到2—3米时,连年进行摘芽抚育,一般在每年的4-5月进行。摘芽时选留一个健壮的萌芽条,待树高生长达到要求的高度时,便可停止摘芽抚育,使高生长逐渐减弱,促进杆径生长。
病虫防治
皮峨
别名旋皮夜蛾、椿皮灯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只为害臭椿。幼虫食量大,数量多时能吃光全株树叶。
防治方法:①于冬春季在树枝、树干上寻茧灭蛹。②检查树下的虫粪及树上的被害状,发现幼虫人工震动枝条捕杀。③幼虫期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喷洒防治,还可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④灯光诱杀成虫。
斑衣蜡蝉
别名斑蜡蝉、樗鸡。蜡蝉科,主要为害臭椿枝干,使树干变黑,树皮干枯或全树枯死。成虫、若虫吸食幼嫩枝干汁液形成白斑,同时排泄糖液,引起煤污病,使枝干变黑,树皮干枯,或嫩梢萎缩、畸形,对树木生长有一定影响,尤其对幼树影响更大。
防治方法:①冬季刮除树干上的卵块。②斑衣蜡蝉以臭椿为原寄主,在为害严重的纯林内,营造混交林。③保护利用若虫的寄生蜂等天敌。④对成虫、若虫可用20%磷胺乳油1500-2000倍;或50%久效磷水溶剂2000-3000倍;或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
海人树
参考文献海人树(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别称:滨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苦木科,海人树属。SurianamaritimaLinn.Sp.Pl.284.1753;DC.Prodr.2:91.1824;Benth.Fl.Austr.1:375
-
鸦胆子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色柔毛。叶长20-40厘米,有小叶3-15;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13)厘米,宽2.5-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通常略偏斜,边缘有粗齿,两面均被柔毛,背面较密;小叶柄短,长4-8毫米。花组成圆
-
苏里南苦木
形态特征苏里南苦木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树木,高约2~6米。花和成熟的果实是红色的。分布范围苏里南苦木分布于巴西、秘鲁、委内瑞拉、苏里南、哥伦比亚、阿根廷和圭亚那等地。主要价值苏里南苦木含有苦木植物的活性成分,可以入药
-
椿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平滑而有直纹;嫩枝有髓,幼时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后脱落。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40-60厘米,叶柄长7-13厘米,有小叶13-27;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
-
臭椿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平滑而有直纹;嫩枝有髓,幼时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后脱落。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40-60厘米,叶柄长7-13厘米,有小叶13-27;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形或稍圆,两侧
-
岭南臭椿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一般高15-20米,有的可达45米。羽状复叶长30-65厘米,有小叶6-17(-30)对;小叶片薄革质,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稍带圆形,偏斜,全缘,叶面无毛,背面多少被短柔毛或无毛;小叶柄被柔
-
台湾臭椿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黄灰色,光滑。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45—60厘米;小叶13—25,镰刀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偏斜,全缘,在基部两侧各有1—2粗齿,幼时被微柔毛,小叶柄很短。花小,杂性;圆锥花序生于枝顶之叶腋。翅
-
刺臭椿
形态特征乔木,通常高10余米;幼嫩枝条被软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50-90厘米,有小叶8-17对;小叶对生或近对生,披针状长椭圆形,长9-15(-2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稍带圆形,每侧基部有2-4粗锯齿,锯齿背面有一腺体,叶面除叶脉有较密柔毛外其余无
-
柔毛鸦胆子
形态特征柔毛鸦胆子为灌木或小乔木,通常高1-2米,有时达5米以上;嫩枝黄绿色,被微柔毛,枝条红紫色,密布白色皮孔。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及叶柄密被黄色柔毛,长20-45厘米,有时达60厘米,有小叶5-15;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5-12(-15)厘米,宽2
-
常绿臭椿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干季落叶),高仅达3—4米,叶聚生茎顶似棕榈类。树皮暗灰褐色,厚,粗糙,浅纵裂;小枝粗壮,灰褐色,具纵条纹,密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长35—60厘米,叶柄长达叶轴的1/2—1/4,密被微柔毛;小叶厚纸质,有光泽,6—13对,镰状长圆状卵圆形,先端短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