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叶黄杨
匙叶黄杨(学名:Buxusharlandii)为黄杨科黄杨属的常绿灌木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海南、广东东部沿海以及香港的大潭笃和乌蛟腾。一般生长在溪边或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本种现已用作庭园栽培和盆景。匙叶黄杨于1858年在香港岛大潭笃发现。
- 拉丁名
- Buxus harlandii
- 别名
- 石黄杨、万年青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牻牛儿苗目 Geraniales
- 科
- 黄杨科
- 种
- 匙叶黄杨
- 亚科
- 叶下珠亚科
- 族
- 花戟族
- 属
- 黄杨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匙叶黄杨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0.5-1米;枝近圆柱形;小枝近四棱形,纤细,直径约1毫米,被轻微的短柔毛,节间长1-2厘米。叶薄革质,匙形、稀狭长圆形,长2-3.5(-4)厘米,宽5-8(-9)毫米,先端稍狭,顶圆或钝,或有浅凹口,基部楔形,叶面光亮,中脉两面凸出、侧脉和细脉在叶面细密、显著,侧脉与中脉约成30-35度角,在叶背不甚分明,叶面中脉下半段常被微细毛;无明显的叶柄。花序腋生兼顶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长3-4毫米;苞片卵形,尖头;雄花:8-10朵,花梗长1毫米,萼片阔卵形或阔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具极短柄,末端甚膨大,高约1毫米,为萼片长度的1/2;雌花: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边缘干膜质,受粉期间花柱长度稍超过子房,子房无毛,花柱直立,下部扁阔,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1/4处。蒴果近球形,长7毫米,无光,平滑,宿存花柱长3毫米,末端稍外曲。花期5月,果期10月(在海南岛12月仍开花,翌年5月果熟)。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2700m的平地或山坡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功效】止咳;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咳嗽;咳血;疮疡肿毒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花春季采集,晒干。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本品叶多皱缩,薄革质。完整叶通常匙形,亦有狭卵形或倒卵形,大多数中部以上最宽,长2-4cm,宽8-18mm,先端圆或钝,往往有浅凹口或小尖凸头,基部狭长楔形,有时急尖。叶表面绿色,光亮,叶背苍灰色,中脉两面凸出,侧脉极多,叶面中脉下半段大多数被微细毛。叶柄长1-2mm。质脆。有的可见腋生头状花序,花序轴长约2.5mm。气微,味苦。
【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雀舌黄杨的根、叶或花。
【性味】苦;甘;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
【出处】《中华本草》
参考文献
BuxusharlandiiHanceinJourn.Linn.Soc.Bot.13:123,1873,p.p.maj.;Rehd.etWils.inSarg.Pl.Wils.2:166.1914,p.p.excl.pl.exHupehetFukien;Rehd.Man.Cult.TreesetShrubs533.1927;Merr.etChuninSunyats.5:103,1940;HatusimainJourn.Dept.Agr.Kyusyu.Univ.6(6):314,f.20.Pl.20(5),f.2.1942;海南植物志2:339.1965.——Buxussempervirensauct.nonL.:Benth.Fl.Hongk.315,1861;Hemsl.inJourn.Linn.Soc.26:418,1894,p.p.;DunnetTutcherinKewBull.Misc.Inform.add.ser.10:233(Fl.Kwangt.andHongk.)1912.
-
杨梅黄杨
形态特征1、灌木,老枝近圆形,棕灰色,小枝纤细,黄绿色,近四棱形,被疏短柔毛。叶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具小尖头,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幼时基部被疏柔毛,后变无毛,叶背淡绿色,两面中脉隆起,侧脉明显可见;叶柄长1—3毫米
-
大花黄杨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3米;枝圆柱形;小枝四棱形(多少歼方相对两侧面边缘延伸成纵梭),无毛,稀末梢的1-2节小枝内方两侧面稍被微细毛,节间长1.5-3厘米。叶薄革质,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7厘米,宽1.5-2.5(-3.5)厘米,先端钝或微急尖,基部楔形或急尖,
-
金叶黄杨
产地分布本种为栽培种,北京以南地区可栽培。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株形紧凑,新叶亮黄色,繁茂成熟后变为深绿色具黄斑。生长习惯喜光,耐寒性较差,北京地区可陆地越冬,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排水良好大的土壤。繁
-
平卧皱叶黄杨
形态特征灌木,高30-120厘米;分枝极多;小枝被微细密毡毛。叶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8-11(-14)毫米,宽5-8毫米,先端圆或有浅凹口,基部急尖或稍带圆,少数叶面有侧脉,其他叶干后仅有羽状皱纹,叶面中脉上被微细毛,叶柄上面及边缘被毛。雄花:花梗长约1毫米,萼片
-
双蕊野扇花
形态特征叶互生,或在枝梢的对生或近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稀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较长大的,长7-11厘米,宽2-3厘米,狭窄的,长3-7厘米,宽0.7-1厘米,较短小的,长3-3.5厘米,宽1-1.8厘米,变化甚大,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
-
板凳果
形态特征常绿亚灌木,下部匍匐,生须状不定根,上部直立,上半部生叶,下半部裸出,仅有稀疏、脱落性小鳞片,高30-50厘米;枝上被极匀细的短柔毛。叶坚纸质,形状不一,或为卵形、椭圆状卵形,较阔,基部浅心形、截形,或为长圆形、卵状长圆形,较狭,基部圆形,一般长5-16厘米,宽3-1
-
矮生黄杨
形态特征本变种和越橘叶黄杨不同处,为叶极小,长5-7(-9)毫米,宽3.5-5(-6)毫米,果无毛。和小叶黄杨异处,为表皮极厚,常无侧脉,有皱纹,蒴果球形,长4毫米,具极短花柱。本变种亦可能为小叶黄杨的高山型。生长环境生长于山坡林下,海拔210
-
野扇花
形态特征野扇花是灌木,高1-4米,分枝较密,有一主轴及发达的纤维状根系;小枝被密或疏的短柔毛。叶阔椭回状卵形、卵形、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狭披针形,较小的长2-3厘米,宽7-12毫米,较狭的长4-7厘米,宽7-14毫米,较大的长6-7厘米,宽2.5-3厘米,变化
-
顶花板凳果
形态特征亚灌木,茎稍粗壮,被极细毛,下部根茎状,长约30厘米,横卧,屈曲或斜上,布满长须状不定根,上部直立,高约30厘米,生叶。叶薄革质,在茎上每间隔2-4厘米,有4-6叶接近着生,似簇生状,叶片菱状倒卵形,长2.5-5(-9)厘米,宽1.5-3(-6)厘米,上部边缘有齿牙,
-
瓜子黄杨
形态特征黄杨是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节间长0.5-2厘米。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多数长1.5-3.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不尖锐,基部圆或急尖或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