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小檗
血红小檗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Woodsia rosthorniana Diels
- 别名
- 罗氏岩蕨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岩蕨科
- 种
- 茉莉花
- 亚科
- 素馨亚科
- 族
- 素馨族
- 属
- 岩蕨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血红小檗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湖北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达3米。茎明显具槽,老枝暗灰色,幼枝浅黄色,具稀小黑疣点;茎刺三分叉,长1-3毫米,淡黄色。叶薄革质,线状披针形,长1.5-6厘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具1刺尖头,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中脉显著凹陷,背面亮淡黄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不显,不被白粉,叶缘有时略向背面反卷,每边具7-14刺齿;近无柄。花2-7朵簇生;花梗长7-20毫米,带红色;小苞片早落,红色;萼片3轮,外萼片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急尖,红色,中萼片和内萼片椭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4.5毫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具2枚分离的披针形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不延伸,先端圆钝或平截;胚珠2-3枚。浆果椭圆形,长7-12毫米,直径4-5毫米,紫红色,先端无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生于路旁、山坡阳处、山沟林中、河边、草坡、灌丛中。海拔1100-2700(-3800)米。
-
心叶野荞麦
学名:Fagopyrumgilesii(Hemsl.)Hedb.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
-
毛马唐
毛马唐种名:毛马唐学名:DigitariachrysoblepharaFlig.etDeNot别名:科:禾本科属:马唐属产地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甘肃、陕西、四川、安徽及江苏等省。分布于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为一种
-
绥江鳞果星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26厘米。根状茎细长攀援,粗约2.4毫米,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近二型;叶柄长3-6厘米,粗约1.5毫米,禾秆色,基部有一二阔披针形鳞片,老时则脱落;能育叶狭披针形,长13-28厘米,长渐尖头,向下渐变宽,近基部以上为最宽,约1.5-2.6厘米,两侧略凸出
-
狗尾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五柱滇山茶
形态特征灌木至小乔木,高7米,嫩枝有长茸毛。叶革质,椭圆形至卵形,长4-7厘米,宽2-3.3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上面深绿色,干后略有光泽,中脉有短毛,下面干后黄绿色,中脉上有长毛,有多数小瘤状突起;侧脉7-8对,在上下两面隐约可见,边缘密生细锯齿。叶柄长3-6
-
绵毛石楠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幼枝密生灰白色绵毛,以后脱落几无毛,老枝黑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长3-4毫米,鳞片黑棕色,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稀长椭圆倒卵形,长8-15厘米。宽4-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尖锐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
-
团花牛奶菜
基本信息学名MarsdeniaglomerataTsi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萝藦科Asclepia
-
广西黄腺羽蕨
产地分布特产广西北部(罗城)。形态特征植株高1-1.2米。根状茎直立,粗约2厘米,顶部及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鳞片线形,长约2厘米,先端纤维状,全缘,膜质,稍卷曲而为蓬松状,褐棕色并有光泽。叶簇生;叶柄长60-70厘米,基部粗约6毫米,暗褐色并稍
-
水蜡树
生长环境喜光、稍耐阴,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肥沃湿润土壤。水蜡树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易移栽。病虫害很少,易于管理。性喜光及肥沃湿润土壤,生长快,病虫害少,易于管理,可长成蔓山的常绿灌木,具有小而光滑的暗绿色矛形叶片,小形的白色管状花,6
-
红花来江藤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国外分布:不丹也有。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