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多年生植物 > 独蒜兰

独蒜兰

编辑:司寇烨琳发布时间:2021-01-24 22:38:00

独蒜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与独蒜兰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生或半附生。假鳞茎狭卵形,顶生1叶,叶于花同时出现,叶基部狭窄成柄,抱花葶。花葶高15~25cm,花1朵,淡紫色或粉红色,花大而艳,唇瓣不明显,3裂,有2~5条褶片。

生长习惯

喜半阴、凉爽、通风环境,宜植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耐寒性较强,越冬温度不低于10℃。花期夏季。

繁殖培育

分株或无菌播种法繁殖。

园林用途

适作盆栽室内观赏。

病虫害防治

暂无

相关植物
  • 全唇兰

    形态特征茎植株高5—10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具节,节上生根。茎纤细,直立或近直立,圆柱形,无毛,具数枚叶。叶叶小,较疏生,叶片圆形或卵圆形,长4––6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钝,骤狭成柄;叶柄长3––5毫米,下

  • 长苞头蕊兰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吉林南部(临江县)和辽宁。生于林下或林缘。国外分布: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形态特征地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上部略粗糙或近平滑。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3厘米,宽1.5—3厘米,先

  • 绒叶含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15-20米,胸径90厘米,树皮暗褐色。小枝髓心海绵质,具横隔的厚壁组织,幼嫩部分密被灰色长绒毛。上面中脉、小枝、果柄、果时的雌蕊群柄及蓇葖均残留稀疏长绒毛。叶薄革质,狭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1.5-18.5厘米,宽4-6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钝,有短凸尖头,

  • 中华卷瓣兰

    形态特征叶披针形。花葶长12厘米,被2枚紧抱于花序柄的鞘;伞形花序具数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长1.5厘米;中萼片黄色带紫红色先端,长圆形,长10厘米,宽5毫米,先端具短尖,边缘具细齿;侧萼片黄色带紫红色先端,卵状披针形,长17毫米,宽约5毫米,基部上方扭转

  • 蜜蜂兰

    形态特征附生植物;假鳞茎近卵球形,长2.5-3.5厘米,宽2-3厘米,稍压扁,包藏于叶基之内。叶通常5-6枚,带形,坚纸质,长22-50厘米,宽8-18毫米,先端钝或急尖,中脉与侧脉在背面凸起(通常中脉较侧脉更为凸起,尤其在下部),关节在距基部2-6厘米处。花葶自假鳞茎基部穿

  • 台兰

    形态特征附生植物;假鳞茎近卵球形,长2.5-3.5厘米,宽2-3厘米,稍压扁,包藏于叶基之内。叶通常5-6枚,带形,坚纸质,长22-50厘米,宽8-18毫米,先端钝或急尖,中脉与侧脉在背面凸起(通常中脉较侧脉更为凸起,尤其在下部),关节在距基部2-6厘米处。花葶自假鳞茎基部穿

  • 拟兰

    形态特征拟兰植株高15-40厘米或过之;根状茎较长,与茎无明显界限,有时发出少数支柱状根;支柱状根粗1-3毫米。茎直立或下部匍伏,不分枝或偶见1个分枝,下部具数枚圆筒状的鞘,鞘上方具多枚叶。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8厘米,宽0.7-1.9厘米,先端具长3-11毫米的芒

  • 金玉兰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10余米;枝斜上展,呈狭伞形树冠;芽、嫩枝、嫩叶和叶柄均被淡黄色的平伏柔毛。叶薄革质,披针状卵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长10-20(25)厘米,宽4.5-9厘米,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基部阔楔形或楔形,下面稍被微柔毛;叶柄长2-4厘米,托叶痕长达叶柄中部以上。

  • 隔距兰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勐腊、景洪、勐海)。生于海拔980—153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和河谷疏林中树干上。印度东北部、泰国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形态特征茎直立,长2—4厘米。叶革质,扁平,狭长圆形,长5—18厘米,宽1—2厘米,先端

  • 角萼卷瓣兰

    形态特征角萼卷瓣兰根状茎粗壮,粗6-7毫米,被鞘腐烂后的网格纤维。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疏生,彼此相距3-6厘米,长卵形,长3-6厘米,下部粗11-15毫米,基部被带网格状的纤维,顶生1枚叶。叶革质,长圆形,长27-30厘米,宽2.8-4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叶柄长5-6厘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