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栽种谷子的土壤要求

适宜栽种谷子的土壤要求
谷子比较喜欢土层深厚、排水性好、含砂量高并且含有1%左右有机质的土壤。它喜欢偏中性的土壤,适合在PH处于6.5-7.5之间的土壤之中生长。在种植谷子以前,应当先将需要使用的土壤深翻一下,并且施加少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这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让谷子长得更好。
声明:本文 适宜栽种谷子的土壤要求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种谷子用什么肥料好
谷子在刚开始播种的时候,就要施足底肥,以农家肥为主,谷子刚发芽的时候,这时候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快速生长期间可以适当追加一些复合肥,谷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可以追施以氮磷钾肥为主的肥料,可以提高质量以及亩产的数量,为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种植谷子肥料
1、磷肥:促进谷子生育和成熟,开花后磷肥充足有降低秕粒增加千粒重的作用,拔节到穗分化期的吸收量占一生吸收总量的50%,抽穗到开花阶段的吸收量约占吸收总量的20%。
2、氮肥:促使茎叶繁茂,穗大粒多,谷子在拔节前由于苗小生长缓慢,吸收氮量很少,自拔节到穗分化期的30天内,由于茎叶生长和幼穗发育同时进行,对氮肥需求大。
3、钾肥:适量的施加钾肥可增强谷子茎秆的韧性,提高抵抗力,同时提供充足的养分给籽粒,增加重量,谷子对钾素的吸收在抽穗前最多。
谷子底肥
谷子种植之间需要施足基肥,这是提升产量的基础,可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和三分之一左右的氮肥作为基肥施用。
谷子追肥
谷子抽穗前15-20天可以进行追肥,有增产作用,主要是施加氮肥,在拔节始期追施“坐胎肥”,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谷子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提早开花结果。
谷子生长期用肥
谷子高度在30厘米的时候,可在中耕除草的时候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尿素10千克,孕穗期追第二次肥,亩施尿素15千克,最好结合降雨追肥。
谷子果期用肥
以硫酸铵做种肥时,用量以每公顷37.5千克为宜,尿素以11.3-15千克为宜,此外,农家肥和磷肥做种肥,也可有效的提升产量。
谷子施肥正确方法
1、谷子在刚开始播种的时候,就要施足底肥,而底肥的量要根据播种土地的大小来决定,底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壤的肥沃效果,为以后小米的良好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每亩地施加8-10公斤左右的肥料即可。
2、施完底肥之后,在谷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及时的进行追肥,而谷子的追肥一般分三次进行,第1次是在谷子刚发芽的时候,这时候主要以有机肥为主,能够加快小米的长势。
3、第2次追肥是在谷子的快速生长期,这时候可以适当追加一些复合肥,因为这时候是谷子需要大量营养的时候,而复合肥所含的营养是非常全面的,正好适合这个时期谷子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4、第3次追肥是在谷子快要成熟的时候,而这次追肥主要以氮磷钾肥为主,主要是为了提高谷子的质量以及亩产的数量,为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谷子施肥注意事项
当谷子的苗长到30厘米高度的时候,就需要结合中耕来进行施肥,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尿素,在降雨后进行是最好的,在它的生产过程当中,除草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田间的一些杂草太多的话就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到苗的生长。
谷子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谷子可以在春季的4月份播种,那么9月中旬即可收获,也可以在夏季的5-6月份播种,那么10月中旬的时候即可收获,它的产量会因为地区、品种、播种时间、管理措施、播种方法等差异发生变化,大约在500至1300斤之间,适合栽种在松软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中。
谷子播种时间
谷子是一种常见的粮食,每家每户都有种植,但由于各地气候不同,所以种植的时间不同,谷子可以在春季的4月份播种,也可以在夏季的5-6月份播种,一年收获两场。
谷子播种方法
1、选地整地:谷子适宜在排水性好、土层深厚、肥沃且地势高的松软土中生长,所以选地时,可选择松软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种植,选好地后,要深翻土壤,施加些腐熟的农家粪肥,还需做好消毒的处理。
2、处理种子:将种子放到太阳下暴晒2-3天,然后放到20度左右的温水中加入多菌灵浸泡一天,最后捞出用湿布盖好放到阴凉通风处即可,待一周后就发芽了。
3、播种:先在苗床上撒上一层粪便土,然后将发芽种子均匀的撒播到土壤上,最后盖层薄土,用薄膜将周围封起来,让其出苗。
4、移栽:等谷子的高度在15厘米左右的时候,拔出插播到大田中即可,插播时,按行距10厘米,株距15厘米的距离种植即可。
谷子成熟收获
谷子如果在春季播种的话,那么9月中旬即可收获,如果在夏季播种的话,那么10月中旬的时候即可收获,它的产量会因为地区、品种、播种时间、管理措施、播种方法等差异发生变化,大约在500至1300斤之间。
谷子的新品种有哪些
谷子的新品种有谷峰2号、冀谷18、冀谷19和小米香等。其中冀谷18的最高亩产量可达550千克。它的株高100厘米左右,谷穗最长可达18厘米。它的出米率在79%左右,米色浅黄,抗病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