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千斤拔

千斤拔

编辑:计静芝发布时间:2021-02-08 16:13:21

千斤拔,别称:蔓千斤拔(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吊马桩,吊马墩,一条根,老鼠尾,钻地风(四川)等。直立或披散亚灌木。

拉丁名
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
别名
蔓性千斤拔、一条根、钻地风等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千斤拔
亚科
蝶形花亚科
菜豆族
千斤拔属
类型
落叶花灌木类

与千斤拔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

直立或披散亚灌木。

幼枝三棱柱状,密被灰褐色短柔毛。

叶具指状3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0.6-1厘米,有纵纹,被毛,先端细尖,宿存;叶柄长2-2.5厘米;小叶厚纸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偏斜长4-7(-9)厘米,宽1.7-3厘米,先端钝,有时有小凸尖,基部圆形,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基出脉3,侧脉及网脉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凸起,侧生小叶略小;小叶柄极短,密被短柔毛。

总状花序腋生,通常长2-2.5厘米,各部密被灰褐色至灰白色柔毛;苞片狭卵状披针形;花密生,具短梗;萼裂片披针形,远较萼管长,被灰白色长伏毛;花冠紫红色,约与花萼等长,旗瓣长圆形,基部具极短瓣柄,两侧具不明显的耳,翼瓣镰状,基部具瓣柄及一侧具微耳,龙骨瓣椭圆状,略弯,基部具瓣柄,一侧具1尖耳;雄蕊二体;子房被毛。

荚果椭圆状,长7-8毫米,宽约5毫米,被短柔毛;种子2颗,近圆球形,黑色。

花果期

花、果期夏秋季。

生长环境

常生于海拔50-300米的平地旷野或山坡路旁草地上。

分布范围

产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福建和台湾。

菲律宾亦有分布。

名称

千斤拔(植物名实图考)蔓千斤拔(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吊马桩,吊马墩,一条根,老鼠尾,钻地风(四川)

别名

金鸡落地、土黄鸡、老鼠尾、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一条根、土黄昏、吊马桩、千斤吊、大力黄、千尾荡、三股丝、金牛尾、千金坠。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emingiaprostrataRoxb.[Fleming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Moghan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Li;M.prostrata(Roxb.)WaangetTang]

栽培

土壤选择及整地

千斤拔为多年生药用植物,主要以根部入药,主根发达,入土深,侧根少或无,宜旱作,怕涝,生命力强。因此应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土质疏松较有利植物根的生长)为宜,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内无板结层。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起畦宽约1.2m,高约30cm,畦长视地形而定。

播种

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最为适宜,气温达15度以上,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每亩2000千克,45%复合肥每亩40千克做基肥,播种方法采用撒播较好,播种量每亩约1千克,后覆土不超过3cm,一般从播种至出苗需要10d左右。

田间管理

(1)施肥

千斤拔为多年生根类药用植物,第一年在施基肥的基础上追肥三次,呆出苗约15cm左右时亩施尿素3kg,第二次在中耕除草后(大约在6月下旬)施复合肥20kg/亩,第二次在9月份,施45%复合肥10kg/亩。第2、第3年每年春季幼苗萌发前追施复合肥每亩25千克,7月份再追施一次复合肥每亩30千克。施肥选择在下雨前后施,以下小雨为适。

(2)中耕除草

千斤拔幼苗期(前六个月)生长比较缓慢,容易生长杂草与千斤拔争光抢肥,幼苗期应及时除草30厘米高时种植地已全部封行。无需人工除草。

(3)病虫害防治

千斤拔发现的主要病虫害是在千斤拔孕蕾时有豆荚螟开始入侵花蕾,产卵;待结成果荚时幼虫就在果荚内蛀食种子而造成空荚,防治方法是现蕾时用乐果1000倍或氰氯菊酯1500倍兑水喷雾,一个星期喷一次。

采收加工

人工栽培的千斤拔三年即可收获,一般在第二年采种完后即可收获。因为此时当地气温还比较高,阳光较为充足,采收回来的药材易晒干,存放不易发霉。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在冬天收获,此时药材的质量是最好,而且可错开农时。用勾机勾挖可取后药材根部。秋收回来的千斤拔,先除去地上基叶,用水洗去泥沙,再削去须根,摊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数十根扎成小把,装入竹篓或用打绞机打成捆,若不能及时出售,可置干燥处贮藏,注意防虫防霉。商品以足干、呈圆椎形、成条粗壮,棕红色,断面白色,显粉性,呈菊花纹,无阳枝、无虫蛀、无霉变者为佳。

医药价值

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等作用。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

千斤拔的果实苗药:根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偏瘫,及慢性气管炎,乳腺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毒蛇咬伤《湘蓝考》。

白药:根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血崩,白带,跌打损伤《滇药录》。

侗药:根治风湿骨痛,腰骨疼痛,软困目眩,四肢无力,消化不良《桂药编》。

彝药:根治疮疡脓肿《桂药编》。

壮药:根治风湿骨痛,腰骨疼痛,软困目眩,四肢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桂药编》。

瑶药:用于风湿骨痛,肾炎,支气管炎。

《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岭南采药录》:祛风去湿。治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理跌打伤,能舒筋活络。

《南宁市药物志》:壮筋骨,去瘀积。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四肢酸软无力,黄疸。

【性味】甘;涩;平[2]

【归经】肺;肾;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2.《岭南采药录》:祛风去湿。治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理跌打伤,能舒筋活络。3.《南宁市药物志》:壮筋骨,去瘀积。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四肢酸软无力,黄疸。

【摘录】《中华本草》

化学成分

根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已确定结构有:蔓性千斤拔素(fliemiphilippinin)A、B、C、D,刺桐素(erythrinin)B,燃料木素(genistein)此外还含有5,7,3′,4′-四羟基-6,8-双异戊烯基异黄酮(5,7,3′4′-tetrahydroxy-6,8-diprenlyisoflavone),千斤拔素(Flemichin)D,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碳原子数为22~30的正烷酸。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出39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率含量大于4%的分别确定为a-雪松烯,7-雪松烯,雪松烯,8-愈创烯,halicene。

药材来源

为豆科千斤拔属植物千斤拔,以根入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采收储藏:秋后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春、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也可鲜用。

实用选方

千斤拔的根①治风湿筋骨痛及产后关节痛:千斤拔每次七钱至一两,同猪蹄一只,以酒、水各半炖烂,去渣,食肉及汤。(《江西中医药》(10):64,1957)

②治慢性肾炎:千斤拔一至二两,水煎服。(《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③治咳嗽:千斤拔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④治跌打损伤:千斤拔七钱至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医药》(10):64,1957)

⑤治妇人白带:千斤拨七钱至一两,同猪精肉二、三两,宽水同炖,去渣,食肉及汤。(《江西中医药》(10):64,1957)

⑥治黄肿:千斤拔一两,酒磨服。

⑦治喉蛾:千斤拔研细末,吹入喉内。

⑧治肿毒:千斤拔,酒磨搽患处。(⑥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⑨治牙痛,牙痈:千斤拔一至二两,蜂房三至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⑩治蛇咬:千斤拔,水磨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药膳配方

千斤拔红枣鸡脚汤:

原料:鸡脚6只,红枣10枚,花生仁100克(连衣),千斤拔10

千斤拔的花0克,春根藤60克。

做法:千斤拔和春根藤洗净切碎,鸡脚过开水烫后去硬膜及爪甲,将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3小时,然后加入上等鱼露和味精调味。

吃法:饮汤,吃鸡脚、红枣和花生仁。(千斤拔和春根藤不要吃!)

功效: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症日久、肝肾俱虚之下肢酸软;或产后气血两虚之下肢痿软无力;或中风后遗之步履困难、双膝酸软乏力。

相关植物
  • 太行米口袋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主根直下,根颈具多数多年生较长的分茎,叶及花序在分茎先端丛生。叶长3.5-7.5厘米,叶柄纤细具沟,被稀疏柔毛;小叶5-13,宽卵形到近圆形,长6-9毫米,宽5-7毫米,先端截形或深缺,基部圆形,两面被稀疏柔毛;小叶柄极短。伞形花序,总花梗具

  • 了墩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被灰色伏贴短毛。主根伸长,顿部多分叉。茎直立,有分枝,高15-20厘米。羽状复叶有5-7片小叶,长2-5厘米;叶柄较叶轴短;托叶离生或基部合生,分离部分卵状三角形,长约2毫米;小叶倒卵形或倒卵圆状椭圆形,长7-12

  • 广州相思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1-2米。枝细直,平滑,被白色柔毛,老时脱落。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1对,膜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0.5-1.5厘米,宽0.3-0.5厘米,先端截形或稍凹缺,具细尖,上面被疏毛,下面被糙伏毛,叶腋两面均隆起;小叶柄短。总

  • 肥皂荚

    产地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无刺,高达5-12米;树皮灰褐色,具明显的白色皮孔;当年生小枝被锈色或白色短柔毛,后变光滑无毛。二回偶数羽状复叶长20-25厘米,无托叶;叶轴具槽

  • 密果木蓝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2米。茎黄褐色,圆柱形,具淡黄白色皮孔,分枝明显四棱形,与叶柄、叶轴及花序轴均被白色间有褐色平贴丁字毛。羽状复叶长9-15厘米;叶柄长1.3-2.5厘米;托叶线形,长3-5毫米;小叶6-9对,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7-3.5厘米,宽0.9-1.3

  • 杭子梢

    形态特征灌木,高1-2(3)米。小枝贴生或近贴生短或长柔毛,嫩枝毛密,少有具绒毛,老枝常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狭三角形、披针形或披针状钻形,长(2)3-6毫米;叶柄长(1)1.5-3.5厘米,稍密生短柔毛或长柔毛,少为毛少或无毛,枝上部(或中部)叶柄常较短,有时长不及1

  • 二花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5-3厘米。茎缩短,丛生,分枝高1-1.5厘米。羽状复叶长1.5-7厘米;托叶草质,基部与叶柄贴生,彼生于上部合生,分离部分三角状卵形,被白色和黑色疏柔毛;叶柄与叶轴疏被长柔毛;小叶7-13,长圆形,长2.5-4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尖,基部圆形

  • 高山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根粗壮,根径3-8毫米。茎缩短,密丛生,微被柔毛,残存有枯死的叶柄和托叶。羽状复叶长5-17厘米;托叶膜质,长卵形、披针形,于基部与叶柄贴生,于基部彼此合生,被贴伏白色长柔毛,具3脉;叶柄与叶轴疏被贴伏白色柔毛;小叶21-37,密集,卵状

  • 六盘山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21厘米。主根伸长,根径5毫米。茎丛生,分枝多,细弱,铺散,近无毛或疏被开展白色柔毛。羽状复叶长4-7厘米;托叶宽三角形,长3-5毫米,基部彼此合生,与叶柄分离,先端尖,被开展白色柔毛;叶轴疏被白色柔毛;小叶11-23,卵形、椭圆形、长圆形,长5-

  • 琉球豇豆

    形态特征茎缠绕,被反卷硬糙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卵形,长4-6毫米,盾状着生,上面疏被硬糙毛,具5-7脉;顶生的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4厘米,宽1.2-2厘米,近纸质,被稀疏的糙伏毛,先端稍钝,具短凸尖头,基部楔形或极钝,边全缘,叶脉在背面凸起,侧生小叶近等大,斜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