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叶崖爬藤
七小叶崖爬藤(学名:TetrastigmadelavayiGagnep)为木质藤本,茎多瘤状突起。花期6-7月,果期10月至翌年3月。产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生山谷林中或灌丛中,海拔1000-2500米。?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delavayi Gagnep
- 别名
- 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葡萄科
- 种
- 菱叶崖爬藤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马利筋族
- 属
- 崖爬藤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七小叶崖爬藤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茎多瘤状突起。小枝圆柱形,皮孔明显,有纵棱纹,无毛。卷须二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7-8小叶,中央小叶倒卵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8-15厘米,稀长达21厘米,宽2-7厘米,侧生小叶长2.5-15厘米,每侧边缘有5-15个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5-9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3-10(18)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8-2厘米,侧生小叶柄极短或近无柄,侧生小叶总柄与中央小叶柄近等长,稀有时或长或短,无毛。花序长4-13厘米,比叶柄短、近等长或长于叶柄,腋生,在侧枝上通常与叶对生或假顶生,二级分枝4,成伞状集生,三级以后分枝成二歧状;花序梗长5-8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1-3毫米,被稀疏短柔毛;花瓣4,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突出呈风帽状,无毛;雄蕊4,花丝丝状,花药黄色,卵圆形,长宽近相等,在雌花内雄蕊比雌蕊长,败育花药三角形;花盘在雌雄花中均发达,4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不明显,柱头扩大,浅4裂。果实成熟时紫色,球形,直径0.8-1.5厘米,有种子3-4颗;种子倒卵三角形,顶端凹,基部渐狭成喙,背面凸起,种脐在种子背面下部1/3处向上呈带形渐狭到顶端接近凹处,两侧横肋明显突出,腹面中棱脊突出使腹部成两个侧面,两侧洼穴接近种子基部或从中部呈沟状斜向上伸展达种子上部1/3处,外侧横肋显著突出。花期6-7月,果期10月至翌年3月。
生长环境
生山谷林中或灌丛中,海拔1000-2500米。
分布范围
产广西、贵州、云南。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该种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近种区别
七小叶崖爬藤与喜马拉雅崖爬藤T.rumicispermum(Laws.)Planch.相近,但喜马拉雅崖爬藤T.rumicispermum(Laws.)Planch.为鸟足状5小叶,叶缘具细牙齿,显著区别。
该种提示
该种花序上毛变化较大,典型的标本花序分枝上被短柔毛,以后脱落几无毛。
-
华东葡萄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显著纵棱纹,嫩枝疏被蛛丝状绒毛,以后脱落近无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圆形或肾状卵圆形,长6-13厘米,宽5-11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稀圆形,基部心形,基缺凹成圆形或钝角,每侧边缘16-25个锯齿,齿端尖锐,微不整齐,上面
-
南亚乌蔹莓
产地分布产云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浙江蘡薁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纤细,圆柱形,具细纵棱纹,嫩时被蛛丝状绒毛,老后脱落几无毛;卷须二叉分枝,每隔二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单叶,卵形或五角状卵圆形,3-5浅裂至深裂,常在不同分枝上有不裂叶者,长3-6厘米,宽3-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中裂片菱状卵形,基部缢缩,裂缺凹成圆形
-
刚毛蛇葡萄
产地分布产湖北宜昌。分布于北美和亚洲。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生长习惯最高海拔:1000生境:山坡,沟边灌丛中繁殖培育野生园林用途暂无病
-
拉扎葡萄瓮
相关类群C.bainesii象足葡萄瓮C.elephantopus葡萄瓮C.juttae
-
长梗崖爬藤
形态特征木质纤细藤本。小枝圆柱形,微具棱纹,无毛;卷须不分枝。叶为单叶,卵状长椭圆形,长7.5-13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7-8对,网脉两面突出;叶柄长2-4.5厘米,无毛;托叶早落。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长8
-
白蔹
形态特征落叶攀援木质藤本,长约1m。块根粗壮,肉质,卵形、长圆形或长纺锤形,深棕褐色,数个相聚。茎多分枝,幼枝带淡紫色,光滑,有细条纹;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cm,微淡紫色,光滑或略具细毛;叶片长6-10cm,宽7-12cm;小叶3-5,羽状分裂或羽状缺刻,
-
律叶蛇葡萄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湖北分布:神农架,十堰,竹溪,保康,随州,孝感,咸宁,通山,阳新,蕲春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生长习惯最高海拔:1000生境:山坡,沟边灌丛中
-
毛脉崖爬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干时有横皱纹,枝被短柔毛,以后脱落。卷须不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中央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4-7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每侧有6-8个锯齿,侧生小叶卵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
-
花叶地锦
产地分布产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显著四棱形,无毛。卷须总状4-7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膨大呈块状,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状。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倒卵形、倒卵长圆形或宽倒卵披针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