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黄耆
多年生垫状草本,高2-3厘米。根粗壮,木质化。茎极短缩,被密毛。
- 拉丁名
- Astragalus dschangartensis Sumn.
- 别名
- 亚吉玛(藏名)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杜鹃花目
- 科
- 蝶形花科
- 种
- 山地黄耆
- 亚科
- 虎耳草亚科
- 族
- 虎耳草族
- 属
- 紫云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山地黄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垫状草本,高2-3厘米。
根粗壮,木质化。茎极短缩,被密毛。
羽状复叶有3-5片小叶,长7-10毫米;托叶合生,基部与叶柄贴生,外面密被白色毛;小叶长圆形,长3-5毫米,两面密被灰白色毛。
总状花序的花序轴短缩,生1-2花;总花梗较叶短,连同花序轴与叶近等长;苞片线形;花萼钟状,长3-4毫米,萼齿钻状,长约为萼筒的一半或与其等长;花冠蓝色,旗瓣长8-9毫米,瓣片近圆形,先端微凹,下部渐狭成瓣柄,翼瓣长5-6毫米,瓣片长圆形,先端圆或微尖,瓣片与瓣柄等长,龙骨瓣长4-5毫米,瓣片半圆形,瓣片与瓣柄等长。荚果长圆形,长3-5毫米,微弯,1室。
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0-5000米的湖畔、山坡、河谷等处的砂砾地带。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西藏(仲巴、亚东、定结)。
模式标本采自我国西藏仲巴。
参考文献
山地黄耆(植物分类学报)
AstragalusmonticolaP.C.LietNiinActaPhytotax.Sinca17:105.f.3.1979;S.B.HoinBull.Bot.Res.3(1):61.1983;西藏植物志2:807.图260.1985.
-
红玉藤
形态特征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雨林里的巨型木质藤本,枝蔓长达20米。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圆形,先端急尖,总状花序腋生,小花猩红色,荚果,种子长方形。和白花油麻藤、黧豆藤是同属植物。分布范围原产地:新几内亚。
-
湿地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单一或数个丛生,直立,被白色伏贴毛。羽状复叶有15-23片小叶,长10-18厘米,有短柄;托叶下部连合,茎上部的卵状披针形、下部的卵状三角形;小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0-30毫米,宽5-15毫米,先端钝圆或
-
杂种鱼鳔槐
形态特征羽状复叶有9-13片小叶,长7-10厘米;托叶位于枝下部的较宽短,常三角形,长约1毫米,位于枝上部的披针形,长约3毫米,疏被毛至无毛。小叶对生至近对生,倒卵形,长1.3-1.9(2.5)厘米,宽0.9-1.2厘米,先端截平至微凹,具小尖头,基部圆,上面淡蓝绿色,无毛,
-
高山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植株被白色和黑色单毛。茎上升或近直立,常自下部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具9-11对小叶;托叶与叶柄离生,彼此基部合生,卵形或卵状三角形,渐尖,长3-5毫米,常具缘毛;小叶长圆状卵形,卵形或近椭圆形,长8-16毫米,
-
美丽红豆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为直根系,主根纤细或粗状。茎直立,少分枝,光滑。叶长约5-11厘米,具2-3厘米长的叶柄;托叶宽三角形,长8-11毫米,白色透明,干膜质,光滑,基部合生,先端渐尖,具1条明显的中脉;小叶通常9-13,狭披针形或条状长圆形,长15-30毫
-
细茎旋花豆
形态特征细弱、缠绕、草质藤本。茎初时被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叶柄长6-9厘米,腹面具凹槽,基部膨大,被疏硬毛,干后与小叶、小叶柄及花变黑色;小叶膜质,两面被疏伏毛,顶生的1片略宽,宽卵状菱形或近扁圆形,长5.8-7.5厘米,宽5-6厘米,两侧对称,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
-
龙须藤
产地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形态特征蝶形花科羊蹄甲属,落叶藤本,蔓生长习惯喜光、较荫、适应性强,耐干旱瘠繁殖培育播种、扦插、压条繁殖。园林用途
-
龙牙花
形态特征龙牙花是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3-5米。干和枝条散生皮刺。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菱状卵形,长4-10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而钝或尾状,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有时叶柄上和下面中脉上有刺。总状花序腋生,长可达30厘米以上;花深红色,具短梗,与花序轴成
-
昆明鹿藿
形态特征缠绕状藤本。茎纤细,略具纵棱,被灰色短柔毛和腺毛。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5-7毫米,被毛;叶柄纤细,长2.5-4.5厘米,被毛;小叶纸质,顶生小叶菱形,长2.5-3.5厘米,宽1.7-2.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两面被短柔毛
-
驴食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直立,中空,被向上贴伏的短柔毛。小叶13-19,几无小叶柄;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0-30毫米,宽4-10毫米,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明显超出叶层;花多数,长9-11毫米,具l毫米左右的短花梗;萼钟状,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