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节坡油甘
:密节坡油甘分布:广东,香港形态描述:一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茎纤细,多分枝,无毛;茎上部各节紧缩成头状。叶具小叶3—6对;托叶披针形,长10毫米
- 拉丁名
 - 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
 - 别名
 - 霞草,长蕊丝石竹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豆科
 - 种
 - 紫萼石头花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合萌族合萌亚族
 - 属
 - 坡油甘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密节坡油甘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茎纤细,多分枝,无毛;茎上部各节紧缩成头状。叶具小叶3-6对;托叶披针形,长10毫米;叶柄长2-4毫米,叶轴上稀被长硬毛;小托叶线形;小叶近无柄,薄纸质,长圆形,长6-12毫米,宽2-3毫米,先端钝圆,两侧近平行,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薄被淡黄色贴伏的长硬毛;侧脉每边5条,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长约10毫米;花多朵密集;花梗短;小苞片膜质,卵圆形;花萼硬纸质,有纵脉纹,长6-8毫米,有刺毛;花冠黄色,较萼长1倍,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和龙骨瓣近等大,具瓣柄,比旗瓣小;子房具短柄,被毛。荚果具4-6荚节,膨胀并有乳头状凸起。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400米的山地、山谷和路旁的沙土地。
分布范围
产自广东(新丰、云浮、德庆)。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爪哇)、澳大利亚北部亦有分布。
主要价值
全草:用于肝炎,肺痨,肾虚,咳血,衄血,目赤肿痛,乳痈,烧、烫伤,跌打损伤。(来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 
        
        
藤槐
形态特性藤槐又名:鲍氏槐、包令豆。攀援灌木。单叶,近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3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几无毛,叶脉两面明显隆起,侧脉5-6对,于叶缘前汇合,细脉明显;叶柄两端稍膨大,长1-3厘米;托叶小,卵状三角形,具脉纹。总状花序或排列
 - 
        
        
骆驼刺
形态特征半灌木,高25-40厘米。茎直立,具细条纹,无毛或幼茎具短柔毛,从基部开始分枝,枝条平行上升。叶互生,卵形、倒卵形或倒圆卵形,长8-15毫米,宽5-10毫米,先端圆形,具短硬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具短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变成坚硬的锐刺,刺长为叶的2-3倍,无
 - 
        
        
海南红豆
形态特征树皮灰色或灰黑色;木质部有粘液。幼枝被淡褐色短柔毛,渐变无毛。奇数羽状复叶,长16-22.5厘米;叶柄长2-3.5(6.5)厘米,叶轴长2.5-9厘米,叶轴在最上部一对小叶处延长0.2-2.6厘米生顶小叶;小叶3(-4)对,薄革质,披针形,长12-15厘米,宽约4(-
 - 
        
        
须弥葛
形态特征灌木状缠线藤本。枝纤细,薄被短柔毛或变无毛。叶大,偏斜;托叶基着,披针形,早落;小托叶小,刚毛状。顶生小叶倒卵形,长10-1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三角形,全缘,上面绿色,变无毛,下面灰色,被疏毛。总状花序长达15厘米,常簇生或排成圆锥花序式;总花梗长,纤细;花梗纤
 - 
        
        
丛生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状,木质,直伸。茎多数丛生,高5-15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具11-19片小叶,长1.5-3厘米;托叶膜质,基部互相多少合生,披针形,长1-1.5毫米,下面散生白色柔毛;小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5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钝尖或微凹,基部宽楔形
 - 
        
        
大野豌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茎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卷须有2-3分支或单一,托叶2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小叶3-6对,近互生,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3厘米,宽
 - 
        
        
毛掌叶锦鸡儿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1米,多分枝。树皮深褐色;小枝直伸,淡褐色,有条棱;嫩枝灰褐色,密被灰白色毛。假掌状复叶有4片小叶;托叶狭,具短刺尖,长2-6毫米,硬化成针刺;叶柄被灰白色毛,脱落或宿存,长4-12毫米;小叶楔状倒卵形,长5-20(30)毫米,宽
 - 
        
        
细叶野豌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100厘米。根茎黑褐色,多分枝。茎坚劲,直立或斜升,微被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3对,叶轴顶端卷须有2-3分支;托叶半箭头形、2深裂、裂片披针形或锥形,长0.3-1厘米;小叶线形或线披针形,长0.5-1厘米,宽不到2.5(-4)毫米,先端钝尖,具
 - 
        
        
胡芦巴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种子。性味味苦,性温。归经归肾经。功效温肾助阳,祛寒止痛。主治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小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
 - 
        
        
刺叶锦鸡儿
形态特征灌木,高0.7-1.5厘米,由基部多分枝。老枝深灰色,一年生枝浅褐色,嫩枝有条棱,被伏贴短柔毛。羽状复叶有(2)3-4(5)对小叶;托叶在长枝者硬化成针刺,长2-5毫米,宿存,短枝者脱落;叶轴在长枝者硬化成针刺,长1.5-4厘米,宿存,粗壮,短枝者纤细,脱落;小叶倒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