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假蒟

假蒟

编辑:爱璐璨发布时间:2021-02-10 10:26:32

形态特征多年生、匍匐、逐节生根草本,长数至10余米;小枝近直立,无毛或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近膜质,有细腺点,下部的阔

拉丁名
Piper sarmentosum Roxb.
别名
蛤蒌、假蒌、山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胡椒目
胡椒科
假蒟
亚科
蔷薇亚科
胡麻花族
胡椒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假蒟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匍匐、逐节生根草本,长数至10余米;小枝近直立,无毛或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

叶近膜质,有细腺点,下部的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4厘米,宽6-13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或稀有截平,两侧近相等,腹面无毛,背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脉7条,干时呈苍白色,背面显著凸起,最上1对离基1-2厘米从中脉发出,弯拱上升至叶片顶部与中脉汇合,最外1对有时近基部分枝,网状脉明显;上部的叶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浅心形、圆、截平或稀有渐狭;叶柄长2-5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匍匐茎的叶柄长可达7-10厘米;叶鞘长约为叶柄之半。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1.5-2厘米,直径2-3毫米;总花梗与花序等长或略短,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被毛;苞片扁圆形,近无柄,盾状,直径0.5-0.6毫米;雄蕊2枚,花药近球形,2裂,花丝长为花药的2倍。雌花序长6-8毫米,于果期稍延长;总花梗与雄株的相同,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盾状,直径1-1.3毫米;柱头4,稀有3或5,被微柔毛。

浆果近球形,具4角棱,无毛,直径2.5-3毫米,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花期4-11月。

近种区别

假蒌一般生长在村边的竹林缘,或和竹子混生在一起;它的叶子跟胡椒的叶子很相似,叶面光亮有革质,有一种特异的香味。它的花白色,由多数的小浆果集合而成圆柱状,长1.5-3.5厘米,直径0.3-0.5厘米,也有特异香气。而胡椒(PipernigrumL.)叶厚,近革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稀有近圆形,长10-15厘米,宽5-9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圆,常稍偏斜,两面均无毛;叶脉5-7条,稀有9条;浆果球形,无柄,直径3-4毫米,成熟时红色,未成熟时干后变黑色。

产地生境

产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及西藏(墨脱)各省区。生于林下或村旁湿地上。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

繁殖方式

一般是以种子自然繁殖和传播,也可人工用叶腋中块茎繁殖,假蒟种子成熟后落入土中,休眠越冬后,翌年3-6月间温湿度适宜时萌发,它的生命力极强也即很“赖生”,不用施肥也不用浇水,一年四季生长旺盛且常绿。

主要价值

医药

功效作用

【药用】以全株、根、叶或果实入药。全株、根随时可采;叶及果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胃肠寒痛呃逆,脘腹疼痛,腹泻,风寒咳嗽,水肿,疟疾,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根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咳嗽、妊娠和产后水肿;果序治牙痛、胃痛、腹胀、食欲不振等。蛤蒌有滋阴,于女性减少色斑、调节内分泌、产后补血气等食用功效。

《生草药性备要》:"治牙痛,洗烂脚。"

《本草求原》:"洗痔疮。"

《岭南采药录》:"和鸡卵煮食之,能疗疟疾。凡患血箭疮,捣敷之。理脚气症,水煎内服外洗。"

《野生药植图说》:"煎水洗涤溃疡、恶疮。"

《广西中草药》:"治龋齿痛:假蒌根五钱,水煎含漱。"

验方

治伤风咳嗽:假蒟叶15克,猪血120克,炖服。

治百日咳:假蒟叶7叶,冬瓜册20克,水煎服。

治妊娠水肿:假蒟叶2叶,煲猪赤肉服食。

治肾炎水肿:假蒟10-15克,水煎服。

治肠炎、腹泻:假蒟10-15克,水煎服。

治风寒咳嗽:假蒟叶7叶,白花鸡屎藤、破布叶各15克,芒果核2只,水煎服。

治风湿腰痛:假蒟叶30克,水煎,加盐、油调味服之。

治风湿骨痛:假蒟叶30克,同鲤鱼煲服。

治腹胀腹痛:假蒟、樟树根各15克,马鞭草6克,水煎服,孕妇忌服。

治腹胀食欲不振:假蒟果3克,水煎服。

治疟疾:假蒟根60克,水酒各半煎汤,分2次。即疟疾发作前4小时、2小时各温服1次。

治牙痛:假蒟根15克,水煎浓汁含漱。假蒟种子15克,水煎含漱。

治湿疹、脚癣、疮疖、烧伤:假蒟叶捣烂外敷。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用3~5钱;干品,10~15克。外用:捣敷或煎水洗。或为丸纳龋齿孔中,或浸酒擦患处。

名家论述:

《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本草图经》:治气痢。

《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本草衍义》: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其它

【傣药】怕克:叶、果实用于风寒感冒,牙齿疼痛,妇女血崩《傣药录》。帕克(西傣):全株治风寒感冒,妇女血崩,牙痛《滇药录》。帕克(西傣):根治风寒感冒,牙齿疼痛,血崩《滇省志》。

【彝药】阿申和若:全株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喘咳,感冒,胃痛,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毒蛇或蜈蚣咬伤,外伤出血,烫伤,疮毒,乳腺炎《滇省志》。

【毛难药】松皮婆:根、叶、果实或全草治风湿关节痛,胃痛,胃寒《桂药编》。

【仫佬药】搓别吞:根、叶、果实或全草治风湿关节痛,胃痛,神经痛,胃寒《桂药编》。

【瑶药】拍拍:根、叶、果实或全草治风湿关节痛,胃痛,肚痛《桂药编》。

【壮药】八菜,侧别,捆板:根、叶、果实或全草治风湿关节痛,胃痛,神经痛,消化不良,心胃气痛,催产或堕胎《桂药编》。

食用

蛤蒌饭是广东湛江地区的常见食品,这种饭油而不腻,并有一股特异的香气。蛤蒌(假蒟)是湛江人耳熟能详的食材。蛤蒌饭的原料叫蛤蒌叶,而蛤蒌叶,是一种野生低矮植物,分布于湛江各地,尤其是丘陵地势明显的灌木丛中。蛤蒌有滋阴,于女性减少色斑、调节内分泌、产后补血气等食用功效。中国广东、广西人包粽子时用蛤蒌叶包肥猪肉作馅,一是可以消除猪肉的肥腻,二是中和糯米的湿热,祛热毒。另外也用其叶子煮蛤蒌饭,有特殊香气。此外,假蒌叶还有其他的调味用途。假蒌牛肉饼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它的做法是:首先将500克的精牛肉剁泥茸状,放进生粉、小苏打、盐、胡椒粉、味精、生抽、适量麻油及适量的水,拌打至充分起胶;然后将24块假蒌叶洗净,抹干水分,在每张叶面拍上些生粉,把牛肉胶分成12份,用假蒌叶两张夹一份牛肉胶,压扁修理整齐待用;最后将油锅烧至六成热,放入假蒌叶夹着的牛肉合炸,炸至牛肉熟后捞起装碟即成。

蛤蒌叶还可以用来炒田螺、做牛肉饼。假蒌牛肉饼就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它的做法是:首先,将500克的精牛肉剁泥茸状,放进生粉、小苏打、盐、胡椒粉、味精、生抽、麻油适量及适量的水拌打至充分起胶;然后,将24块假蒌叶洗净,抹干水分,在每张叶面拍上些生粉,把牛肉胶分成12份,用假蒌叶两张夹一份牛肉胶,压扁修理整齐待用;最后,将油锅烧至六成热,放入假蒌叶夹着的牛肉合炸,炸至牛肉熟后捞起装碟即成。这道菜的特点是:碧绿形美,清香,外脆内爽。制作关键是,牛肉要充分打起胶,炸的火候要掌握好。

在海南蛤蒌叶也用别的用处,叶子、果穗或根可以做汤料,熬鸡汤或别的汤时,放少许,汤会很清香美味。

化学成分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a-和Y-细辛脑(asarone),细辛醚(asaricinI),1-烯丙基二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苯(1-allyl-2,6-eimethoxy-3,4-methylenedioxybenzene),氢化桂皮酸(hydrocinnam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物种考证

《本草图经》:荜拨,今岭南有之,多生竹林内,正月发苗作丛,高三四尺,其茎如箸,叶青圆,阔二三寸,如桑,面光而厚。三月开花,白色在表。七月结子,如小指大,长二寸已来,青黑色,类椹子。九月收采,灰杀。暴干,南人爱其辛香,或取叶生茹之。

《纲目》:段成式言青州防风子可乱荜茇,盖亦不然。荜茇气味正如胡椒,其形长一二寸,防风子圆如胡荽子,大不相侔也。

《唐本草》:荜拨,生波斯。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

《酉阳杂俎》:荜拨,出摩伽陁,呼为荜拨梨,拂LI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

《海药本草》:按徐表《南州记》:荜拨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堪。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虚冷肠鸣泄痢。

采收储藏

假蒟的全株、叶、根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阴干。果穗秋季采集,晒干备用。

相关植物
  • 白脉椒草

    形态特征白脉椒草为胡椒科椒草属(也称豆瓣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易丛生,高20cm~30cm,茎直立生长,红褐色。叶3~4片轮生,具红褐色短柄,质厚,稍呈肉质,椭圆形,全缘,叶端突起,呈尖形,叶长5cm~8cm左右,宽3cm~5cm,叶色深绿,新叶略呈红褐色,在光照充足条件

  • 腺脉蒟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和苞片腹面外无毛;枝具纵棱,直径3-4毫米。叶膜质,干时呈淡绿色,背面密生褐红色腺点,脉上尤著,雌株的椭圆形,稀阔椭圆形,雄株的狭椭圆形或近长圆形,长6-16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常不等,一侧圆,另一侧短狭,有时两侧近相等的短狭或钝;叶脉

  • 长柄胡椒

    形态特征草质藤本;茎、枝匍匐,节上生根,干时有纵棱和沟纹,小枝直立,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纸质,有密细腺点,下部的卵圆形、阔卵形或卵形,上部的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11厘米,宽4-8.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至浅心形,两侧相等,腹面无毛或有时仅在中脉基部被极细的粉状短

  • 尼泊尔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和苞片柄的基部外,余均无毛;枝具明显纵棱,通常有疣状凸起,节上生根。叶近革质,有腺点,长卵形、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具直或弯的尖头,基部钝圆而相等,或上部的叶基部短狭稍不等,叶脉5-7条,在下面凸起

  • 山草椒

    形态特征叶对生,稀3-4片轮生,倒卵状楔形,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顶端深凹,基部钝,背面带苍白色。穗状花序棒状,长约1.5厘米;花黄白色;苞片盾状,有腺点;雄蕊2枚,花丝短;子房无柄,卵状。生长环境生于海拔700-2500米的山区。

  • 毛蒟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长达数米;幼枝被柔软的短毛,老时脱落。叶硬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5-11厘米,宽2-6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或半心形,两侧常不对称,两面被柔软的短毛,毛少部分分枝,老时腹面近无毛;叶脉5-7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1.5-3厘米从中脉发出,余者均

  • 小叶爬崖香

    形态特征藤本,长达数米;茎、枝平卧或攀援,节上生根,幼时密被锈色粗毛,老时脱落变稀疏。叶薄,膜质,有细腺点,匍匐枝的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5厘米,宽2-3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两侧稍不等,两面被粗毛,背面脉上尤甚,毛通常向上弯曲,且脱落变稀疏;叶柄长1-2.5

  • 红背椒草

    产地分布: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高5~8厘米,全株呈肉质,除叶面为暗绿色外,其它部分均为暗红色。肥厚多肉的叶片椭圆形,对生或轮生,具短柄,叶片两边向上翻,使叶面中间形成一浅沟,背面呈龙骨状突起。叶面光亮,稍

  • 卵叶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枝干时具明显的纵棱和沟纹,无毛。叶膜质,有腺点,卵状圆形、阔卵形或卵形,长8-11厘米,宽5-8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基部通常截平,有时钝圆或浅心形,枝端的稀有近短狭,两侧相等,腹面无毛,背面疏被微硬毛,脉上尤著;叶脉7-9条,基出或近基出,最上1对有

  • 草胡椒

    形态特征一年生、肉质草本,高20-4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有时平卧,分枝,无毛,下部节上常生不定根。叶互生,膜质,半透明,阔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和宽近相等,约1-3.5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两面均无毛;叶脉5-7条,基出,网状脉不明显;叶柄长1-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