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银叶巴豆

银叶巴豆

编辑:南宫础艳发布时间:2021-02-07 10:43:52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幼枝、叶、叶柄、花序和果均密被紧贴鳞腺,鳞腺圆形,半透明,膜质;枝条具粗皱纹。叶互生,常密生于枝

拉丁名
Croton cascarilloides
别名
鸡脚香、矮脚猪、黄牛香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锦葵目
大戟科
银叶巴豆
亚科
巴豆亚科
花戟族
巴豆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银叶巴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幼枝、叶、叶柄、花序和果均密被紧贴鳞腺,鳞腺圆形,半透明,膜质;枝条具粗皱纹。叶互生,常密生于枝顶部,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8-14(-23)厘米,宽2-5(-10)厘米,顶端短尖、渐尖或近圆形或微凹,向基部渐狭,基部钝或微心形,全缘,上面的鳞腺早脱落,下面被苍灰色或浅褐色鳞腺;羽状脉,侧脉8-12对,远离叶缘弯拱连结;叶片基部有2枚盘状腺体;叶柄长1.5-3厘米;托叶钻状,早落。

花序顶生,长1-4厘米,苞片早落;雄花:花萼裂片卵形,有白色缘毛;花瓣倒卵形,长约2毫米,具白色缘毛;雄蕊15-20枚,花丝下部被白色长柔毛;雌花:花萼裂片具白色缘毛;子房和花柱密被鳞腺,花柱4-8裂,裂片丝状。蒴果近球形,直径约7毫米;种子椭圆状,长约4毫米。花期几全年。

生长环境

银叶巴豆生长于海拔500米以下河谷或海边灌木丛中或疏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台湾、福建(厦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非律宾和东南亚各国。

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性味味涩,性凉。入水塔。功效清火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敛水止泻。主治主治“说凤令兰”(口舌生疮),“拢习哈习毫”(癣),“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阻伤”(跌打损伤),“接短鲁短,列哈”(腹痛腹泻,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根适量磨服。外用:叶适量,米泔水浸洗;或捣敷;或取汁擦。

注意事项

附方1.治“说凤令兰”,“拢习哈习毫”银叶巴豆叶适量。浸泡干淘米水中4h后洗患部。或用嫩尖叶汁擦治口舌生疮。(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2.治,“拢梅兰申”,“阻伤”银叶巴豆叶、苏木叶、车前草、除风草、白花丹、红花丹鲜品各适量,捣烂包敷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3.治“接短鲁短,列哈”银叶巴豆根、黑甘蔗芽各适量磨于米汤中内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相关植物
  • 泽漆

    入药部位全草入药。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肺、小肠、大肠经。功效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

  • 橡胶树

    植物学史橡胶树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原产于亚马孙森林,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中国于1904年引种。在橡胶的史前时期,只有南美的印第安人对其进行简单的开采和

  • 贝信麒麟

    本属描述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或乔木;植物体具乳状液汁。根圆柱状,或纤维状,或具不规则块根。叶常互生或对生,少轮生,常全缘,少分裂或具齿或不规则;叶常无叶柄,少数具叶柄;托叶常无,少数存在或呈钻状或呈刺状。杯状聚伞花序,单生或组成复花序,复花序呈单歧

  • 坏女人花

    毒性这种植物的真正可怕之处是向外渗出的一种具有腐蚀性的乳状液体,这是大戟属植物家族很多成员的一个共同特征。这种液体能够导致令人痛苦的皮肤刺激以及不雅观的变色现象。斯图尔特说:一些人对我说,他们曾不小心将大戟属植物渗出的液体弄到眼睛里,令他们感到非常吃惊的是,这种液体能对眼睛造

  • 中亚大戟

    形态特征根线形,单一不分枝,长4-7厘米,直径2-4毫米。茎直立,常单一,顶端二歧分枝,高6-20厘米。叶对生或近对生,长方形或近长方形,于茎下部较小,向上渐大,长1-2厘米,宽3-7毫米,先端钝或近平截,基部近平截或略微凹,边缘具细齿或近波状,不规则;侧脉不明显;无托叶;总

  • 网脉核果木

    形态特征叶片革质,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5-12厘米,宽2.5-6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两侧不相等,叶缘上部具疏钝齿,仅中脉幼时被短柔毛;侧脉每边6-8条,网脉密而明显;叶柄长3-6毫米,幼时被微毛,后变无毛;托叶线形,宿存。雄花:花梗极短,常Z-3朵簇生于叶

  • 里白算盘子

    形态特征花5-6朵簇生于叶腋内,雌花生于小枝上部,雄花生在下部;雄花:花梗长6-7毫米,纤细,基部具有小苞片,小苞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毫米;萼片6,2轮,倒卵形,长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雄蕊3,合生;雌花:几无花梗;萼片与雄花的相似,长约1.5毫米,内凹;子房卵状,4-5室,

  • 霸王鞭

    形态特征肉质灌木,具丰富的乳汁。茎高5-7米,直径4-7厘米,上部具数个分枝,幼枝绿色;茎与分枝具5-7棱,每棱均有微隆起的棱脊,脊上具波状齿。叶互生,密集于分枝顶端,倒披针形至匙形,长5-15厘米,宽1-4厘米,先端钝或近平截,基部渐窄,边缘全缘;侧脉不明显,

  • 红背山麻杆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小枝被灰色微柔毛,后变无毛。叶薄纸质,阔卵形,长8-15厘米,宽7-13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或近截平,边缘疏生具腺小齿,上面无毛,下面浅红色,仅沿脉被微柔毛,基部具斑状腺体4个;基出脉3条;小托叶披针形,长2-3.5毫米;叶柄长7-12厘

  • 甘肃大戟

    形态特征茎单一直立,高20--60厘米,直径3--7毫米。叶互生,线形、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变化较大,较典型的呈长圆形,长6—9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或渐尖,基部渐狭或呈楔形;侧脉羽状,不明显;无柄;总苞叶3--5—8枚,同茎生叶;苞叶2枚,卵状三角形,长2—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