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霸王棕

霸王棕

编辑:蒋豆豆发布时间:2021-02-06 15:27:36

形态特征植物高大,可达30米或更高,在原产地可高达70~80米。茎干光滑,结实,灰绿色。叶片巨大,长有3米左右,扇形,多裂,蓝灰

拉丁名
Bismarckia nobilis Hildebr.et H.Wendl
别名
俾斯麦棕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初生目
棕榈科
巴郎柳
亚科
鸡蛋花亚科
萝芙木族
霸王棕属
类型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霸王棕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物高大,可达30米或更高,在原产地可高达70~80米。茎干光滑,结实,灰绿色。叶片巨大,长有3米左右,扇形,多裂,蓝灰色。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雌花序较短粗;雄花序较长,上有分枝。种子较大,近球形,黑褐色。常见栽培的还有绿叶型变种。

霸王棕的果实为核果,其种子个体较大,单粒种子重达14~17克,具有坚厚的种壳。种子基部有3孔,其中,l孔与胚相对,萌动时胚根由此穿出,其余2孔为假孔。果腔内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时吸收。

生长习性

霸王棕高大壮观,生长迅速,喜阳光充足、温暖气候与排水良好的生长环境。耐旱、耐寒。种子繁殖。霸王棕成株适应性较强,喜肥沃土壤,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成株移栽应尽量保持完整土球,且土球要较一般棕榈植物长且大,避免移植时发生“移植痴呆症”。

分布情况

原产于马达加斯加西部稀树草原地区。引入中国后,在华南地区栽培表现良好。霸王棕在内陆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较好。

栽培技术

霸王棕应采用瓦盆或加长营养袋等用容器育苗,这样可引导初生根沿容器壁盘绕生长,使其局限在一定空间内,形成球状根系。不宜直接地播或沙床催芽留床时间过长,以免初生根深人地下,移植时难以保全。沙床催芽可提高发芽率,但发芽后应及时起出移入容器内培育。袋装苗也有根钻出人袋外、扎人地下的问题,所以最好还是用瓦盆播种。

一、光照充足。霸王棕应选择在光照充足的环境栽种。

二、土壤选择:宜选择排灌方便的壤土。

三、移栽时间:定植时间宜在4--9月份,选择晴天进行。注意保证小苗的土球完好。定植深度以保持带苗的原来土面刚好露出即可。

四、定植后水肥管理:定植后需要浇透定根水,并且保持土壤湿润。2个月后,小苗开始抽生新叶,此时要及时追肥。

五、断根处理:大苗移栽必须提前2--3个月进行断根处理,以提高一再成活率。断根时间最好在4到9月,要避开冬季。

六、立杆:大型植株还必须立杆固定。

虫害防治

叶斑病: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主要价值

霸王棕株型巨大,掌叶坚挺,叶色独特,为棕榈科植物中的珍稀种类。它树姿优美独特、树干通直、叶片优雅,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因其极佳的观赏效果,给人以“霸气十足”的感觉,引起广大园林爱好者的兴趣和苗圃生产者的重视,纷纷引种生产和绿化应用。

树形挺拔,叶片巨大,形成广阔的树冠,为珍贵而著名的观赏类棕榈,适于庭园栽培,供观赏。

相关植物
  • 白藤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丛生,茎细长,带鞘茎粗约0.6-1厘米,裸茎粗约0.5厘米。叶羽状全裂,长45-50厘米,顶端不具纤鞭;羽片少,2-3片成组排列,顶端的4-6片聚生,披针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7厘米,先端突渐尖,具刚毛,边缘具刚毛状微刺,有3条叶脉

  • 大藤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粗壮,带鞘茎粗4厘米,裸茎粗约2厘米。叶大,羽状全裂,叶的羽片部分长达1.5-2.5米,顶端纤鞭长1.5-2.5米;羽片不等距排列,披针形,长50-55厘米,宽5-7厘米,基部变狭,先端急尖具刚毛,5-7条叶脉,无刺,边缘具紧贴的微刺;叶轴上面及两侧具直刺或爪

  • 富贵椰子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茎基具多分枝,株高可达3米。叶羽状分裂,长50-80cm,先端弯垂,裂片宽1-1.5cm,平展,叶色墨绿,表面有光丽光泽,形姿甚为优美,佛焰状花序生于叶丛下,果熟时红褐色,近圆形,果期10-12月。生长环境富贵椰子耐寒性较强,

  • 假槟榔

    形态特征乔木状,高达10-25米,茎粗约15厘米,圆柱状,基部略膨大。叶羽状全裂,生于茎顶,长2-3米,羽片呈2列排列,线状披针形,长达45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或有缺刻,叶面绿色,叶背面被灰白色鳞秕状物,中脉明显;叶轴和叶柄厚而宽,无毛或稍被鳞秕;叶鞘绿

  • 多穗白藤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丛生,带鞘茎粗约1厘米,裸茎粗约0.5-0.8厘米。叶羽状全裂,约有30片羽片,长50-70厘米,顶端不具纤鞭;羽片每2-3片成组着生,顶端的4-6片聚生,每组羽片叉开或指向不同方向,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有时

  • 变色山槟榔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高3米或更高,直径1.5-2厘米,密被深褐色头屑状斑点,间有浅色斑纹。叶鞘、叶柄及叶轴上均被褐色鳞秕。叶羽状,长65-100厘米,约有7-10对对生的羽片,顶端一对或二对羽片较宽,先端截形,具不等的锐齿裂,长约30厘米,宽5-7厘米,具9-10条叶脉,以下的羽

  • 两广石山棕

    形态特征:植株丛生,高可达1.8米;茎直立或外倾,直径2-3厘米,仅在顶部具老叶鞘。叶掌状深裂至4/5或几达基部,裂成10-21片具单折(罕为2折)先端短2裂的外向折叠的裂片,上面无毛,背面稍苍白,被稀疏点状鳞片,横小脉短而显著;叶柄通常长40-50厘米,最长可达1.8米,宽约3

  • 刺葵

    形态特征:茎丛生或单生,高2-5米,直径达30厘米以上。叶长达2米;羽片线形,长15-35厘米,宽10-15毫米,单生或2-3片聚生,呈4列排列。佛焰苞长15-20厘米,褐色,不开裂为2舟状瓣;花序梗长60厘米以上;雌花序分枝短而粗壮,长7-15厘米;雄花近白色;花萼长1-1.5

  • 燕尾山槟榔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高3米或更高,直径1-1.3厘米,密被紫色或紫褐色头屑状物,间有浅色的斑纹。叶鞘、叶柄和叶轴上均有褐色或红褐色的较粗的鳞秕状斑点。叶羽状,长50-60厘米,约有5对对生的羽片,顶部有一对羽片几乎为狭长方形,长约18厘米,宽约6厘米或更宽,先端截形,具锐齿裂,具

  • 袖珍椰子

    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盆栽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它茎干直立,不分枝,深绿色,上具不规则花纹。叶一般着生于枝干顶,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互生,深绿色,有光泽。长14~22厘米,宽2~3厘米,顶端两片羽叶的基部常合生为鱼尾状,嫩叶绿色,老叶墨绿色,表面有光泽,如蜡制品。肉穗花序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