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山麻杆

山麻杆

编辑:巫马显祠发布时间:2021-02-21 10:22:53

山麻杆(AlchorneadavidiiFranch.)为阳性树种,喜光照,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在砂质壤土生长最佳。萌蘖性强,抗旱能力低。早春嫩叶初放时红色,醒目美观。·茎干丛生,茎皮紫红,早春嫩叶紫红,后转红褐,是一个良好的观茎、观叶树种,丛植于庭院、路边、山石之旁具有丰富色彩有效果,但因畏寒怕冷,北方地区宜选向阳温暖之地定植。·

拉丁名
Alchornea davidii Franch
别名
红荷叶、狗尾巴树,桐花杆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大戟目
大戟科
青灰叶下珠
亚科
绣球花亚科[1]
山梅花族[1]
山麻杆属
类型
落叶花灌木类

与山麻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丛生小灌木,高1-4(-5)米。

茎干直立而分枝少,茎皮常呈紫红色。

幼枝密被绒毛,后脱落,老枝光滑。嫩枝被灰白色短绒毛,一年生小枝具微柔毛。

单叶互生,叶广卵形或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形,长7-17厘米,宽6-19厘米表面绿色,有短毛疏生,背面紫色,叶表疏生短绒毛,叶缘有齿牙状锯齿,主脉由基部三出,叶柄被短毛并有2个以上之腺体。托叶2枚、线形。

叶薄纸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8-15厘米,宽7-1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浅心形或近截平,边缘具粗锯齿或具细齿,齿端具腺体,上面沿叶脉具短柔毛,下面被短柔毛,基部具斑状腺体2或4个;基出脉3条;小托叶线状,长3-4毫米,具短毛;叶柄长2-10厘米,具短柔毛,托叶披针形,长6-8毫米,基部宽1-1.5毫米,具短毛,早落。

雌雄异株:

雄花序穗状,1-3个生于一年生枝已落叶腋部,长1.5-2.5(-3.5)厘米,花序梗几无,呈葇荑花序状,苞片卵形,长约2毫米,顶端近急尖,具柔毛,未开花时覆瓦状密生,雄花5-6朵簇生于苞腋,花梗长约2毫米,无毛,基部具关节;小苞片长约2毫米;

雌花序总状,顶生,长4-8厘米,具花4-7朵,各部均被短柔毛,苞片三角形,长3.5毫米,小苞片披针形,长3.5毫米;花梗短,长约。5毫米;

雄花:花萼花蕾时球形,无毛,直径约2毫米,萼片3(-4)枚;雄蕊6-8枚;密生成短穗状花序,萼4裂,雄蕊8,花丝分离。

雌花:萼片5枚,长三角形,长2.5-3毫米,具短柔毛;子房球形,被绒毛,花柱3枚,线状,长10-12毫米,合生部分长1.5-2毫米。雌花疏生,排成总状花序,位于雄花序的下面,无花瓣,萼4裂、紫色,子房3室,花柱3,细长。

蒴果近球形,具3圆棱,直径1-1.2厘米,密生柔毛;种子卵状三角形,长约6毫米,种皮淡褐色或灰色,具小瘤体。花期3-5月,果期6-7月。

分布范围

暖温带树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秦岭以南地区,华北地区小气候良好处也有少量引进栽培。江苏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山坡或庭院内常见有栽培。早春嫩叶初放时红色,醒目美观。广布于长江流域及陕西。

主要价值

山麻杆树形秀丽,新枝嫩叶俱红,茎干丛生,茎皮紫红,早春嫩叶紫红,后转红褐,是一个良好的观茎、观叶树种,丛植于庭院、路边、山石之旁具有丰富色彩有效果,若与其他花木成丛或成片配植,则层次分明,色彩丰富。但因畏寒怕冷,北方地区宜选向阳温暖之地定植。茎皮纤维可供造纸或纺织用,种子榨油供工业用,叶片可入药。

医药用途

茎、皮、叶:淡,平。解毒,杀虫,止痛。

【附方】①治蛇咬伤:鲜山麻杆适量,捣敷患处。

②治疯狗咬伤:山麻杆叶二钱。煎服。服后有呕吐反应。

③治蛔虫病:山麻杆~钱。研粉,加入面中做馍吃。

其他用途

茎皮纤维为制纸原料;叶可作饲料。

繁殖方法

多以分株繁殖,也可扦插或播种,种子不易采得,由于以观叶为主,可利用其萌蘖性强的特性不断进行更新。

栽培技术

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大蓑蛾,可在傍晚幼虫活动时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杀;吹棉蚧可在幼虫盛发阶段选用20%乐果500-800倍液连续喷洒2-3次。

野外植物数据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次生林,接骨草、马桑、五节芒、忍冬、鬼针草、云实、看麦娘、繁缕、抱茎小苦荬。

相关植物
  • 恒春铁苋菜

    形态特征小灌木;嫩枝被灰黄色短毛,小枝红褐色,无毛。叶薄纸质,长卵形或狭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顶端渐尖,钝头,基部阔楔形或圆饨,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近无毛,下面沿叶脉具短毛;基出脉3条;叶柄长1-2厘米,具短毛;托叶披针形,长约2毫米,具毛。雌雄花同序,花序腋生,

  • 米咀闭花木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树皮灰色;小枝有条纹;除雌花花盘外,全株均无毛。叶片革质,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6-11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钝;例脉每边4-6条,小脉网状;叶柄长4-5毫米;托叶三角形,比叶柄短。团伞花序,腋生,花序梗短;雄花:花梗5-10

  • 土瓜狼毒

    别名鸡肠狼毒、隔山龙、顺水石《滇南本草》,大萝卜《云南中草药选》,一把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细狗闹花《全国中草药汇编》。入药部位植物土瓜狼毒的根。性味味苦、辛,性温。归经入肝、胃

  • 茎足单腺戟

    产地分布原产非洲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植物,植株低矮,基部多分枝,茎及分枝均为肉质,呈圆柱形,粗约1厘米,长10厘米左右,深绿或浅绿色,有线状凹纹。小叶轮生,叶片卵圆形,绿色,稍具肉质,有细毛,边缘稍有波状起伏。假伞形花序,小

  • 石岩枫

    异名杠香藤、万刺藤、犁头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木贼枫藤(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黄豆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形态特征攀缘状灌木;嫩枝、叶柄、花序和花梗均密生黄色星状柔毛;老枝无毛,常有皮孔叶互生,纸质或膜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

  • 大苞血桐

    形态特征植物形态小乔木,高4-6米;嫩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小枝变无毛。叶子形态叶近革质,干后褐色,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13厘米,宽3.5-4.5厘米,顶端骤短尖或渐尖,基部微耳状心形,两侧各具斑状腺体1-2个,下面具颗粒状腺体,沿

  • 尼泊尔野桐

    形态特征叶互生,具长3-20厘米之柄;叶片卵圆形、卵形、菱状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0-22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G形,边缘全缘或具波状粗齿,下面被金红色油点,基部三出脉。5-6用开花,花序顶生,直立,雄花序长10-18厘米,雌花序在结果时长达22厘米。蒴果密被棕黄色

  • 石山巴豆

    形态特征灌木,高3-5米;嫩枝、叶和花序均被很快脱落的星状柔毛,枝条淡黄褐色。叶纸质,近圆形至阔卵形,长6.5-8.5厘米,宽6-8厘米,顶端短尖或钝,有时尾状,基部心形,稀阔楔形,边缘具粗钝锯齿,齿间有时有具柄腺体;基出脉(3-)5(-7)条,侧脉3-5对,在近叶缘处弯拱连

  • 铁苋菜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小枝细长,被贴毛柔毛,毛逐渐稀疏。叶膜质,长卵形、近菱状卵形或阔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稀圆钝,边缘具圆锯,上面无毛,下面沿中脉具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3对;叶柄长2~6厘米,具短柔毛;托

  • 罗定野桐

    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通常被星状毛。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或有锯齿,有时具裂片,下面常有颗粒状腺体,近基部具2至数个斑状腺体,有时盾状着生;掌状脉或羽状脉。花雌雄异株或稀同株,无花瓣,无花盘;花序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雄花在每一苞片内有多朵,花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