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锦鸡儿
中间锦鸡儿(学名:CaraganaintermediaKuangetH.C.Fu)豆科植物。灌木,高0.7-1.5(2)米。老枝黄灰色或灰绿色,幼枝被柔毛。羽状复叶有3-8对小叶;托叶宿存;叶轴密被白色长柔毛,脱落;小叶椭圆形成倒卵状椭圆形,两面密被长柔毛。
- 拉丁名
- 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
- 别名
- 柠条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豆科
- 种
- 光玉凤花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山羊豆族
- 属
- 锦鸡儿属
- 类型
- 花卉类
与中间锦鸡儿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中间锦鸡儿灌木,高0.7-1.5(2)米。老枝黄灰色或灰绿色,幼枝被柔毛。羽状复叶有3-8对小叶;托叶在长枝者硬化成针刺,长4-7毫米,宿存;叶轴长1-5厘米,密被白色长柔毛,脱落;小叶椭圆形成倒卵状椭圆形,长3-10毫米,宽4-6毫米,先端圆或锐尖,很少截形,有短刺尖,基部宽楔形,两面密被长柔毛。花梗长10-16毫米,关节在中部以上,很少在中下部;花萼管状钟形,长7-12毫米,宽5-6毫米,密被短柔毛,萼齿三角状;花冠黄色,长20-25毫米,旗瓣宽卵形或近圆形,瓣柄为瓣片的1/4-1/3,翼瓣长圆形,先端稍尖瓣柄与瓣片近等长,耳不明显;子房无毛。荚果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扁,长2.5-3.5厘米,宽5-6毫米,先端短渐尖。花期5月,果期6月。
生长环境
多生长于砂砾质土壤,在基部可聚集成风积小沙丘。耐寒、耐酷热,抗干旱,耐贫瘠,不耐涝。轻微沙埋可促进生长、产生不定根,形成新植株。轴根性,根系发达,垂直根2米,深者达4米;侧根也较发达。发芽早,落叶迟。在鄂尔多斯地区,4月下旬开始生长,5月中旬开花,6月开始结果,7月上、中旬种子成熟。种子成熟后即爆裂,采种子要掌握这一规律。11月上旬落叶,从萌芽到落叶大约经200天左右。生长量最大是5~7月,8月生长少,9月以后停止生长。为旱生灌木,主要生长在荒漠草原带、干草原带的西部地区,是这些地区的建群植物种。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梁地及固定沙地上分布甚广,常与油蒿组成灌丛草场。与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近似,但从生态条件及地理分布,又与后二者有显然的区别。抗旱力强,对水分的要求不严格,水分过多反而生长不良,但在种子萌发和苗期必须有一定的水分条件。根系入土深度与生境、植株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株丛大的中、老者,根系入土深;生境干旱,地上部分较矮,枝条稀疏,根系入土也较深。
主要价值
适口性好,抓膘牧草。春季绵羊、山羊均喜食其嫩枝叶及花,其他季节采食渐减。骆驼一年四季喜食,马和牛不喜食。荒旱年份它的饲用意义提高。产草量较高,据在鄂尔多斯地区测定,产干草约412.5~825千克/公顷。营养价值良好,富含蛋白质,品质较好,粗纤维含量较少,在灰分中钙的含量较高。含有较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一般禾谷类饲料,也高于苜蓿干草,尤以赖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为丰富。为良等饲用灌木。中间锦鸡儿也是重要的保水、防风、固沙植物。茎叶除做饲料,也可用做绿肥、燃料。根系发达,根瘤菌多,对改良土壤亦有重要意义。经多年栽培驯化,已有完整的播种技术及种子采集和贮藏方法。其全草、根、花、种均可入药,属补益药类。种子可榨油,出油率达3%左右,油渣可作牛、羊饲料,也可做肥料。茎秆可用做编织材料,树皮可以作纤维原料。花是良好的蜜源。
-
宽爪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小草本,高8-12厘米。茎叶茎直立或上升,被白毛或混生黑色短伏贴柔毛。羽状复叶有11-19片小叶,长3-6厘米;叶柄长1-2厘米,向上逐渐变短;托叶离生,宽三角状卵形,长3-4毫米;小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
-
棱荚蝶豆
形态特征直立或近直立亚灌木,高约0.8-1米。小枝近圆形,密被灰白色后渐脱落的短柔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脉纹,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7毫米,被灰白色短柔毛;小叶近革质,倒卵状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4.5-7厘米,宽1.5-2.8厘米,先端圆形,微缺,
-
杂交苜蓿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80(-120)厘米,茎直立、平卧或上升,具四棱,多分枝,上部微被开展柔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稍具齿裂,脉纹清晰;下部叶柄较小叶长,上部均比小叶短;小叶长倒卵形至椭圆形,纸质,近等大,长10-20(-25)毫米,
-
阿克苏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茎直立,中空,具条棱,几无毛或微被短柔毛。羽状复叶长8-12厘米,有7-9片小叶;叶柄长0.5-3厘米;托叶草质,离生,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20毫米;小叶长卵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
-
链荚木
形态特征常绿矮灌木,高约1米。小枝纤细,圆柱形;小枝、叶轴有黏质,干后变亮褐黑色。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7,叶轴具纵沟;托叶小,披针形,长2-3毫米;叶柄长1.5-2厘米;小叶纸质,互生,椭圆形、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5-2.5厘米,先端钝并有小尖头,基部圆形,下面网脉
-
黑荆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高18m,偶数二回羽状复叶,有羽片5~20对,小叶线形,墨绿色。头状花序组成腋生的总花序;花淡黄色。荚果长条形,扁平,红褐色。树冠姿态与树干直立弯曲与否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树干自然弯曲或倾斜,树形为迎风探水的自然不对称偏冠形(扯旗形或风致形)。叶为小型羽
-
柄腺山扁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亚灌木状披散草本,基部木质化,高25-75厘米,多分枝;枝条、叶柄、叶轴被疏柔毛。叶长3-6厘米,叶柄上端和最下一对小叶下方有具柄的腺体1枚;小叶12-20对,线状镰形,长8-12毫米,宽约2毫米,顶端有小凸尖,基部近圆形;中脉靠近叶的上缘;无柄;
-
狭叶黄檀
形态特征藤本。小枝干时深褐色或近黑色,有皮孔,无毛或被极稀疏的短柔毛。羽状复叶长4-6(-10)厘米;叶轴和叶柄略被短柔毛;托叶卵形,脱落;小叶15-20对,两端钝或圆形,嫩时两面疏被伏贴短柔毛,后除下面中脉外,渐变无毛;小叶柄极短,近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4-
-
黑萼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较幼的茎几成缩短茎,高75-100毫米;着花的茎多从基部伸出,细弱,散生,有羽状复叶4-6片,被白色及黑色短硬毛。羽状复叶长57(-15)厘米;托叶草质,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基部合生但与叶柄分离,下部托叶宿存;叶轴细,疏被黄色长柔毛;小
-
冷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7-16厘米。根粗壮。茎缩短,具分枝和短枝,灰绿色,或灰白色。羽状复叶长5-15厘米;托叶膜质,披针形,与叶柄贴生很高,边缘疏具纤毛,1脉;叶柄与叶轴被贴伏白色短柔毛;小叶17-33,卵状披针形、披针形,长3-10毫米,宽2-4毫米,两面被贴伏绢状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