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藤
石南藤(学名:Piperwallichii(Miq.)Hand.-Mazz.)是胡椒科,胡椒属攀援藤本;叶片硬纸质,椭圆形,顶端长渐尖,有小尖头,基部短狭或钝圆,两侧近相等,腹面无毛,背面被长短不一的疏粗毛;网状脉明显;叶柄无毛或被疏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于花期几与叶片等长,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或略长,苞片圆形,稀倒卵状圆形,边缘不整齐,花药肾形,子房离生,柱头披针形。浆果球形,5-6月开花。广布于尼泊尔、印度东部、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生于林中荫处或湿润地,爬登于石壁上
- 拉丁名
- Piper wallichii (Miq.) Hand.-Mazz.
- 别名
- 爬岩香、巴岩香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胡椒目
- 科
- 胡椒科
- 种
- 石南藤
- 亚科
- 铁线蕨属
- 属
- 胡椒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石南藤相似植物
植物学史
石南藤以“南藤”之名,始载于《开宝本草》,又名风藤,马志曰:“风藤生依南树,故号南藤”,苏颂曰:"南藤,即丁公藤也。生南山山谷,今出泉州(福建晋江),荣州(四川建昌)。生依南木,故名南藤,苗如马鞭,有节,紫褐色,叶如杏叶而尖。采无时”。李时珍曰:“今江南、湖南诸大山有之。南藤细藤圆腻,紫绿色,一节一叶,叶深绿色,似杏叶而微短厚。其茎贴树处,有小紫瘤疣,中有小孔。四时不凋,茎叶皆臭而极辣”。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枝被疏毛或脱落变无毛,干时呈淡黄色,有纵棱。叶硬纸质,干时变淡黄色,无明显腺点,椭圆形,或向下渐次为狭卵形至卵形,长7-14厘米,宽4-6.5厘米,顶端长渐尖,有小尖头,基部短狭或钝圆,两侧近相等,有时下部的叶呈微心形,如为微心形时,则其凹缺之宽度狭于叶柄之宽度,腹面无毛,背面被长短不一的疏粗毛;叶脉5-7条,最上1对互生或近对生,离基1-2.5厘米从中脉发出,弧形上升至叶片3/4处弯拱连接,余者均基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1对细弱而短,网状脉明显;叶柄长1-2.5厘米,无毛或被疏毛;叶鞘长8-10毫米。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于花期几与叶片等长,稀有略长于叶片者;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或略长,无毛或被疏毛;花序轴被毛;苞片圆形,稀倒卵状圆形,边缘不整齐,近无柄或具被毛的短柄,盾状,直径约1毫米;雄蕊2枚,间有3枚,花药肾形,2裂,比花丝短。雌花序比叶片短;总花梗远长于叶柄,长达2-4厘米;花序轴和苞片与雄花序的相同,但苞片柄于果期延长可达2毫米,密被白色长毛;子房离生,柱头3-4,稀有5,披针形。浆果球形,直径3-3.5毫米,无毛,有疣状凸起。花期5-6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湖北西南部(宜昌、兴山、巴东、恩施)、湖南西部(永顺、东安)、广西北部和西南部(龙胜、灵川、临桂、大鸣山)、贵州北部至西南部(沿河、遵义、安顺)、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和西北部(西畴经双柏、景东至沧源、梁河、泸水、福贡、贡山)、四川北部(城口、昭化、青川、平武)和南部(绵竹、灌县、什邡、彭县、邛崃、天全、峨眉、马边、雷波、屏山、宜宾、庐州、江津)及东南部(酉阳、南川)、甘肃南部(文县)。广布于尼泊尔、印度东部、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中荫处或湿润地,爬登于石壁上或树上,几海拔310-2600米。
栽培技术
繁殖通常采用空中压条或扦插法。生长期间在母株上选择健壮的茎节,在节下剥去0.5厘米宽的皮层一圈,再用湿润的山泥包住以节为中心的4厘米宽的范围,也就是说包住剥皮处和不定根,稍留缝隙,以便浇水和察看。高压一般在3月进行。压条生根后,即可在翌年春季或当年秋季剪离母株,去掉塑膜,保留土团上盆。不论老茎、嫩茎均可扦插。扦插可于早春3月间树木萌芽前或在9-10月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茎节,斜插于山泥中,让不定根埋在土里,土壤要保持湿润。如没有山泥,可用腐殖泥2份加沙1份,或草木灰1份塘泥2份代替。
石南藤的栽培和养护比较粗放,对土壤要求不严。石南藤的主要病虫害是地老虎和蚂蚁,所以使用的泥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可用1500倍液的敌百虫消毒或把泥土放在烈日下暴晒。如发现其他病虫害时,可用1000-1500倍液50%的杀螟松或用80%的敌敌畏1000倍水稀释毒杀。
主要价值
茎入药,祛风寒,强腰膝,补肾壮阳。常治风湿痹痛、腰腿痛等。
【侗药】胶宾,酒饼藤:全草治风湿骨痛,跌打内伤,骨折《桂药编》。
【壮药】蒌差:全草治风湿骨痛,跌打内伤《桂药编》。
【苗药】Fiuxgiodghunb胡椒棍,Uabmongbmakveeb蛙猛漫烟:全草治疗寒湿筋骨疼痛,腰膝酸软《苗医药》。
【水药】要哈哄(jauhahup):全草治跌打损伤,风湿痛《水医药》。
化学成分
应用硅胶、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石南藤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pipedonguminine(trans,trans)(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2),galgravin(3),β-谷甾醇(4)以及胡萝卜苷(5)。五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石南藤中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胡椒属中得到。
-
碧玉花
生长环境碧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5℃左右,最低不可低于10℃,不耐高温,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忌阳光直射;宜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可用河砂、泥面料、腐叶土混合配制。喜湿润,5-9月生长期要多浇水,天气炎热时应对叶面喷水或淋水,以维持较大的
-
恒春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和苞片腹面外,余均无毛;枝干时变黑色,有深沟槽和粗纵棱,节上生根。叶薄纸质,背面有密腺点,卵形、长卵形或枝端的为椭圆形,长9-13厘米,宽4-8厘米,顶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钝圆或浅心形,有时枝端的叶基部短狭,两侧通常相等;叶脉7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
-
球穗胡椒
形态特征纤细攀援藤本,长约1—2米,小枝被暗褐色微柔毛,细圆柱形,具沟棱。叶纸质或厚纸质,有稀疏腺点,在叶面更明显;阔卵形或椭圆形,长7—9(—13)厘米,宽3—7厘米,顶端短渐尖至长渐尖,基部阔楔形,心形或微偏斜,两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短柔毛,在背面尤其明显被细微柔毛及疏腺点,
-
毛叶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枝有纵棱,幼时薄被短柔毛,干后变淡黄色。叶硬纸质,有密腺点,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3厘米,宽3-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钝,两侧近相等,腹面无毛,背面密被微硬毛;叶脉5-7条,最上1对对生或互生,离基约2厘米从中脉发出,余者均基出,网状脉明显;叶柄长1
-
线梗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外余均无毛;枝纤细,直径1-2毫米。叶薄纸质,有细腺点,下部的卵形或阔卵形,长5-6厘米,宽3.5-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圆,两侧近相等;叶脉7条,全部基出;叶柄长1.8-2厘米;上部的叶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6-9厘米,宽2-3.5厘米,顶
-
台东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和柱头外,余均无毛;枝圆柱形,有纵棱,直径1.5-3.3毫米。叶近革质,背面有泡状凸起,无腺点,阔卵形、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尖,基部钝或短狭,两侧稍不等;叶脉7条,近羽状,有2对离基从中脉发出,网状脉在腹面不明
-
疏果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枝具明显纵棱,无毛,直径2-4.5毫米。叶硬膜质或纸质,无明显腺点,阔卵形至长卵形,长6-13厘米,宽4-7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圆或短狭,两侧近相等或略有不等,两面均无毛;叶脉5条,稀有7条,基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1对细弱,近叶缘斜升约1.5厘米即
-
荜拔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长达数米;枝有粗纵棱和沟槽,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毛很快脱落。叶纸质,有密细腺点,下部的卵圆形或几为肾形,向上渐次为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12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或上部的短渐尖至渐尖,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或上部的为浅心形
-
细苞胡椒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除花序轴、苞片柄之外,余均无毛;枝纤细,干时变黑色,直径1-2毫米。叶薄纸质,有细腺点,椭圆形,长9-14厘米,宽4-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偏斜不等,一侧圆,另一侧短狭或有时钝;叶脉9条,有时上部的叶只有7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2-4厘米从中脉发出,较下1
-
黄花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高达10米许,除花序轴外全部无毛;枝有细纵棱,干时变褐色,直径2-3毫米。叶硬纸质,干时变苍黄色,有细腺点(放大镜下始见),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3-18厘米,宽4-8.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两侧不等,枝端的叶基部两侧短狭而近相等,叶脉7条,最上1对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