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青海苜蓿

青海苜蓿

编辑:向樱巾发布时间:2021-02-09 15:22:13

青海苜蓿(学名:Medicagoarchiducis-nicolai),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苜蓿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茎平卧或上升,微被柔毛,纤细,具棱,多分枝。

拉丁名
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 Sirj.
别名
矩镰果苜蓿、藏青胡卢巴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毛荚苜蓿
亚科
蝶形花亚科
车轴草族
苜蓿属
类型
草本类

与青海苜蓿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茎平卧或上升,微被柔毛,纤细,具棱,多分枝。羽状三出复叶;托叶戟形,长4-7(-10)毫米,先端尖三角形,具尖齿,脉纹清晰;叶柄细,长4-12毫米;小叶阔卵形至圆形,长6-18毫米,宽6-12毫米,纸质,先端截平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具不整齐尖齿,有时甚钝或不明显,上面近无毛,下面微被毛,侧脉6-10对,稍隆起;顶生小叶较大,小叶柄长2-5毫米,侧生小叶柄甚短。

花序伞形,具花4-5朵,疏松;总花梗比叶稍长,腋生;苞片刺毛状,甚小,长约1毫米;花长7-9(-10)毫米;花梗纤细,长2-5(-7)毫米,被毛;萼钟形,长3-4毫米,宽约2.5毫米,被柔毛,萼齿三角形,锥尖,与萼筒近等长;花冠橙黄色,中央带紫红色晕纹,旗瓣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微凹,与翼瓣近等长,龙骨瓣长圆形,具长瓣柄,明显比旗瓣和翼瓣短;子房线形,无毛,花柱短,上指,胚珠7-9(-13)粒。荚果长圆状半圆形,扁平,长10-15(-18)毫米,宽4-6毫米,缝线清晰,脉纹横向,先端具短尖喙,喙偏于腹缝一边,熟后变黑色;有种子5-7粒。

种子阔卵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棕色,光滑,种脐位于一端;胚根发达。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苜蓿性喜温暖半湿润气候,非常抗旱,不耐水渍,抗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PH6.5-8.5的富于钙质的攘土或砂壤土最为适宜。在贫瘠土壤宜施入适量厩肥和磷肥做底肥以利根瘤形成。苜蓿的寿命一般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生于高原坡地、谷地和草原上,海拔(2500)3000-4000米。模式标本采自青海。

病虫防治

虫害

苜蓿地虫害主要有苜蓿夜蛾、粘虫、草地螟、蝗虫等。防治方法:在幼虫3龄前防治效果最佳。2.5%敌百虫粉剂或5%马拉硫磷粉剂,用量为每亩2-2.5公斤;50%辛硫磷乳油4000-500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适期刈割,在粘虫产卵高峰至卵孵化盛期,抓紧一次刈割或重度放牧利用,可避免或减轻粘虫危害。

病害

苜蓿由于病害防治不当,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紫花苜蓿染病后叶片出现病斑甚至脱落,茎叶枯黄,植株萎蔫,产量下降,可利用年限缩短。因此,掌握苜蓿病害的发病规律,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不仅能改善苜蓿的生长,提高牧草的品质,还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是苜蓿常见的一种病害,在各地均可发生。其病原菌是假盘菌属苜蓿假盘菌,病斑发生在叶片上呈褐色,近圆形,直径0.5-2毫米,边缘不整齐,发病时叶片变黄,严重时大量脱落,造成苜蓿产量下降,可利用年限减少。在发病季节到前喷洒70%代森锰锌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多菌灵可湿剂500-1000倍液进行防护。发病后,可以喷洒世高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若病害发病严重,应提早刈割,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属鞑靼内丝白粉菌引起,在干燥的灌溉区发病严重。当植株的叶片、叶柄、茎或荚果受到侵染时,会出现白色粉霉斑。除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外,还应该做到合理施肥,减少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供应。在病害发生季节提前喷洒40%灭菌丹可湿剂600-8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做好预防,在病害发生时用世高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苜蓿是各种畜禽均喜食的优质牧草,营养价值很高,不论青饲、放牧或是调制干草和青贮,适口性均好,因而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高,且消化率可达70-80%。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其中赖氨酸的含量是玉米籽实的5。7倍,色氨酸和蛋氨酸也显著高于玉米。另外,苜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长因子,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均具良好作用。

苜蓿的营养价值随苜蓿的生育阶段而异。幼嫩时粗蛋白质含量高,而粗纤维含量低。但随着生长阶段的延长,粗蛋白质含量减少,而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且茎叶比增大。初花期刈割,苜蓿干草粗蛋白含量18%以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5%以下,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5%以下,可消化干物质含量60%以上,相对饲用价值125以上。

相关植物
  • 小刀豆

    形态特征小叶纸质,卵形,长6-10厘米,宽4-9厘米,先端急尖或圆,基部宽楔形、截平或圆,两面脉上被极疏的白色短柔毛;叶柄长3-8厘米;小叶柄长5-6毫米,被绒毛。花1-3朵生于花序轴的每一节上;花梗长1-2毫米;萼近钟状,长约12毫米,被短柔毛,上唇2裂齿阔而圆,远较萼管为

  • 长苞狸尾豆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枝圆柱形,密被灰黄色开展粗硬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托叶三角形,长约1厘米,宽2毫米,外面密被长柔毛和缘毛,先端锥尖,脱落;叶柄长1.5-1.7厘米,密被灰黄色粗硬毛;小叶硬纸质,卵形、近圆形或长圆形,顶生小叶长3-6厘米,宽2.7-4.5厘米,侧生小叶略小,

  • 多叶羽扇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分枝成丛.全株无毛或上部被稀疏柔毛。掌状复叶,小叶(5)9-15(-18)枚;叶柄远长于小叶;托叶披针形,下半部连生于叶柄.先端长锥尖;小叶椭圆状倒披针形,长(3)4-10(-15)厘米,宽l-2.5厘米,先端钝圆

  • 短绒野大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缠绕或匍匐草本。茎粗壮,基部多分枝,全株通常密被黄褐色的绒毛。叶具3小叶;托叶卵状披针形,长2.5-3毫米,有脉纹,被黄褐色茸毛;叶柄长1.5厘米;小叶纸质,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圆形,具短尖头,基部圆形,上面密被黄褐色茸

  • 异花木蓝

    形态特征灌木,高0.3-1米。茎栗褐色,圆柱形,具明显圆形皮孔,疏被平贴毛,幼枝具棱,被灰白色半开展丁字毛。羽状复叶长达7厘米;叶柄长约5毫米,叶轴有槽,被平贴或近平贴丁字毛;托叶线形,长约3毫米,先端常反曲,有褐色毛,早落;小叶6-12(-15)对,对生,椭圆

  • 舞草

    同义学名Codariocalyxgyrans(L.f.)Hassk.Codoriocalyxmotoriusvar.glaberX.Y.Zhu&Y.F.DuDesmodiumgyrans(L.f.)DC.Desmodiumgy

  • 云南山黑豆

    形态特征云南山黑豆,多年生缠绕草本。茎纤细,有短粗毛。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小,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纵纹;叶柄长1-8厘米,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小叶膜质或薄纸质,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长2-4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钝或近圆形,微凹,有小凸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或近截平,上面

  • 琉球乳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蔓生草本或草质藤本。茎圆柱形,密被白色长柔毛。叶具3小叶;叶柄长1-2.7厘米,密被长柔毛;小叶厚,近革质,宽倒卵形、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3-2.7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钝圆,上面无毛,下面被紧贴的白色长柔毛;侧脉3-5对,与中脉于上面

  • 金雀儿

    分布范围原产欧洲、亚洲西部、中部(我国新疆),常见于栽培。形态特征灌木,高80-250厘米。枝丛生,直立,分枝细长,无毛,具纵长的细棱。上部常为单叶,下部为掌状三出复叶;具短柄;托叶小,通常不明显或无;小叶倒卵形至椭圆形全缘,长5-15毫米,宽

  • 臭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20厘米,具粘性和特异气味。根粗壮,木质化,径6-10毫米,直伸。茎缩短,丛生,基部覆盖枯萎的褐色叶柄和托叶。轮生羽状复叶长3(4)-7厘米;托叶膜质,长圆状三角形,于2/3处与叶柄贴生,被此分离,分离部分长圆状三角形,疏被淡黄色长柔毛和腺点;叶柄与